【原创】带点哲学的角度去看待人的“心理问题”

2017-10-19 16:57:27 松果小编
昨晚下自习后,去看看读高二的女儿。跟她闲聊时,我很高兴、也很庄重地告诉她:“妈妈已经在一个关于心理的松果倾诉APP应用平台上,申请了一个帐户。我想在业余时间,做点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如果做的好,得到了被帮助者的认同,那么我的这些劳动,就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劳动。这些劳动,可以为我换回一些可多可少的经济报酬。一举两得,助人助己,是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女儿说:“妈妈,你这个可以有。我们现在也有心理健康课,但是我不怎么赞成老师说的总是‘先找自己的问题’。” 女儿的话对我启发很深,同时也让我想起:在过去没有接触过哲学的几年里,因为思维方式比较单一,在《心理健康教育》授课中,面对学生的种种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总是会带着一些“说教”的味道去告诉他们:认识自己。这很容易让对方陷入一种“我没有被尊重,是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好”的错误逻辑,导致本是一种正常的困惑,却变得要么越陷越深无法解脱,要么心底叛逆产生怨恨,总是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面对心理困惑者,凡事将问题归结为“先找自身的问题”,这是一件非常冒险的事。 经常带点哲学的角度去看待人的“心理问题”,就需要心理工作者能站在一定的倾听高度,引领来访者跳出“自我”局限的圈子之外,去分析目前问题所在:在“我”之外,还有哪些更重要的外部环境,才是导致自己烦恼、困惑的最主要原因。 如果说一味引导“向内找”,对来访者的心理是一种雪上加霜,那么适时引导“向外找”,则会让来访者顿感云开日出。换个角度,换个次序,让来访者先对自己建立起应有的信心:“这不全是我自身的原因导致”,从而迈出“心灵松绑”第一步。一个对自己有信心的人,当然也应该是一个有能力愿意去主动改变自我适应环境的人。 心理工作者在帮助来访者发现问题之后,分析问题时,应该从外到内,保持同理心承认客观现实所在,与来访者保持最深刻的“感同身受”,就事论事做到“无责怪”之意,才有可能真正解决问题。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