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大女生一个月辞职||如何在人生道路上坚持自我

2017-10-08 16:17:37 松果小编
前段时间,一篇叫《一个月就辞职:一个北大女生的求职悲欢》的文章突然在朋友圈疯传起来。文章行云流水得写了将近2万字。 它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北大的女孩儿原来在腾讯实习,面临毕业因为男朋友的原因放弃了留用的机会,后来男朋友顺利拿到了理想的网易offer可是自己经历了校招投了无数简历反复煎熬、妥协、等待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份安稳妥帖的银行工作,并且如愿和男友同一城市。 可是姑娘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工作,进入互联网的心不死挣扎抗衡之后一个月依然辞职最后如愿进入网易。当然中间穿插了悲欢的爱情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姑娘显然可以坚定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走自己想走的路,最终她也如愿以偿地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可是还有一种人,他们好像并不能很明确得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在做一些选择的时候,他们也常常很容易被外界所影响,显得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所以,到底什么是自我?为什么要坚持自我?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明确得坚持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另一些却对选择表现出犹豫?怎么样才可以坚持自我呢?今天我们就自我意识来聊一聊坚持自我这个问题。 What:自我是什么? ■来源:自我意识一直是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古老的热门的话题,心理学的根本问题是“人是什么”。在古代,哲学家们还不能把人的“自我”与意识活动区分开来,如柏拉图认为“灵魂”既控制人的形体活动,是人的意识,又控制着灵魂自身,是人的“自我”。真正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概念研究是从詹姆斯开始的,他把“自我”从意识活动中区分开来,将“自我”概念引入了心理学。 ■定义:自我(自我意识/自我概念),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认知,是个体对其社会角色进行的自我评价体系。简而言之,自我意识就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对自身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就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主要包括: ●生理状态:体重、身高、身材、容貌等体像和性别方面的认识,以及对身体的痛苦、饥饿、疲倦等感觉; ●心理状态:能力、知识、情绪、气质、性格、理想、信念、兴趣、爱好等方面; ●对自己与周围关系:对自己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对自己和他人关系的认识和评价。 ■组成: 1.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是指主我对客我的认知和评价,即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自我认知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评价是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对自己作出的某种判断。 2.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个体对自己怀有的一种情绪体验,即主我对客我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它反映了主我的需要与客我的现实之间的关系。客我满足了主我的要求,就会产生积极肯定的自我体验,即自我满足;反之,客我没有满足主我的要求,则会产生消极否定的自我体验,即自我责备。 3.自我控制 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己行为、思想和言语等的控制,即主我对客我的制约作用。自我控制有两个方面的表现,其一是发动作用,其二是制止作用。人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个体强制使自己的言语器官和运动器官进行种种活动,这就是自我控制所起的发动作用。例如学生克服贪睡的欲望,晨起跑步早读。而主我根据当时的情境,抑制客我的行动和言语,则为自我控制起制止作用。例如,身患感冒的学生,在上课时强行压制自己避免咳嗽。 自我认识主要解决"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比如有人观察自己的体形,认为属"清瘦型";分析自己的品性,认为自己是个诚实的人;用批评的眼光审视自我时,觉得自己脾气急躁,容易冲动。 自我体验主要涉及"对自己是否满意"、"能否悦纳自己"这类问题,比如有人感到自卑,因为自己长得不好看,所以对自己感觉不满意,甚至不愿接受这个丑陋的我。 自我控制则要解决"如何有效地调控自己"、"如何改变现状,使自己成为一个理想的人"之类的问题。 三个方面整合一致,便形成了完整的自我意识。 Why:自我意识为什么这么重要? 经济浪潮下的今天,我们要面对很多问题,比如说那个北大的女生到底要不要辞职,要选择什么样的职业,说到底是我们如何发展的问题。其实都牵涉到了三大终极问题: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要到哪里去? 我们常常讲生存之道,我觉得生存没有问题,生存是首要。但是不仅仅是生存。其实生存之道解开来讲就是生命的存在之道。本质是存在感和价值感,而原动力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于自我确认。 自我意识存在是有动机的,即目标。在环境与个人的关系中,去发现自己的定位---自我意识,寻找到可以驾驭环境、适应环境、在环境中自如生存的能力,用这个能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How:如何形成更好的自我意识,更好得坚持自我? 1、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 他人是反应自我的镜子,与他人交往,是个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来源。我们先从家庭中的感情扩展到外面的友爱关系,进入社会有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有自知之明的人能从这些关系中用心向别人学习,获得足够的经验,然后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规划自己的前途,但是通过和人比较认识自己应该注意比较的参照物。 2、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 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即我从做事的经验中了解自己。成败得失,其经验的价值也因人而异。对聪明又善用智慧的人来说,成功失败的经验都可以促进他再成功,因为他们了解自我,有坚强的人格精神,善于学习,因而可以避免再重蹈覆辙;而对于某些自我比较脆弱的大学生,失败的经验更使其失败。 3、反省法——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经常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表现,总结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古人曰:“吾日三省吾身”。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看似容易,实则困难。自我观察无疑是一个好方法,自我观察是我们教育自己,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 心理学大师爱德华·L·德西(EdwardL.Deci),在TED演讲的时候曾经说过一个方法 在做重大决定的时候,尝试向自己提问: ●我的能力现在如何?我能否胜任选择的事情? ●我与其他的关系?是否可以在其中感受到感情和归属? ●我做此事是否发自内心?是不是自我的决定,是否受外部影响? 如果以上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你就会沿着健康和最佳选择的道路发展,体验到因理性或积极生活而带来的幸福。 如乔布斯、扎克伯格、拉里佩奇等伟大公司的创始人莫不是坚持自我决定,衡量自己的能力,跟随自己的内心,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并且将其做到极致。 Ending.... 作者说:“一个人的确可以做一份不讨厌的工作,就这样度过一生,可他只有在自己喜欢的事业里,才能发光。” 《六祖坛经》中有一句话很有名的话:【一切唯心造】,我的理解是[所有情绪都来自于外界的刺激,但是外界刺激所折射出来的情绪,都取决于你对于外界的认知]。 人只有在克服苦难的时候才能自我确认。所以年轻的时候不冲动,什么时候冲动?现在不嚣张跋扈难道要等着老来再嚣张挥霍么?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