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我不是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我的回答不具备任何专业性但具备实操性,然后我想就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1.分析自己为什么会出现依赖型人格障碍。 回想自己童年时与父母的关系如何,据资料显示,具有依赖型人格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常常受到父母的过度保护与溺爱,或者被关注被保护的需求常常不被满足。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依赖型人格使得拥有该人格的人很可能会有如下表现:缺乏主见,经常期望别人能为自己做决定从而使自己避免承担做决定带来的后果;过度容忍,为讨好他人做自己感到不适的事情且难于开口告诉对方自己的不适,时常担心别人不喜欢自己或对自己有意见;缺乏自信,总是认为别人比自己更优秀,容易迷信权威,容易被别人对一个事物的看法以及言论影响,无意识地倾向以别人的看法来评价自己;时常有无助感,对独立完成或计划一件事情感到无所适从和逃避,习惯在未经自己思考的情况下寻求他人的帮助;被动,敏感多思,害怕被人遗弃,独处时感到不适并竭力逃避孤独感,容易因未得到赞扬或遭到批评而受伤害,当亲密关系终止时很难从中恢复等等。依赖型人格的人通常在依恋关系中表现为焦虑型。 明白依赖型人格的成因很大程度上受家庭关系的影响很重要,它是性格与成长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与生俱来的,这意味着它不是个体的本来属性,因此可以较容易地改变。 2.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模式。 从生活上的小事训练自己的独立意识。比如当别人问自己想吃什么时,别再说随便,即使想到一个说出来最后很难吃都好过每次都让别人替自己做决定。尝试独自规划一件事情,可以是旅游路线,或者策划组织一次小聚会,甚至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尝试独自旅行。在问别人意见之前先在脑海中有自己的想法,最后自己做决定是听自己的还是听别人的。可以尝试做一点小变化,比如上学或上班换条不熟悉的路线走。尝试某件事情受到别人消极评论时仍然坚持,比如当别人说你某件衣服不好看时仍坚持在他面前穿一天。请注意,这些事情虽然微小,但都是有意识的训练。即使过程中因为逃离舒适区而感到不适应,也不要轻易放弃并产生挫败感,要明白这都很正常并且很有必要。在积累了小事独立后,渐渐大事独立,即使不能独立也要有自己的想法在里面。 3.列出自己所依赖或信任的人名单。 相信名单上的人是爱着自己关心着自己的,即使他有可能表现得不那么积极热情地回应你在你需要他的时候,因为那时候他遭受的事情可能比你面临的问题更糟糕只是他没有说,不要轻易质疑别人对你的爱与感情。回想自己在什么时候会依赖名单上的人,以及依赖他的事情中有哪些可以不依赖。克服自己固执极端的想法,比如只有他回复了我的短信我的心情才能好起来,比如别人对你好的时候你过于夸张地感动,当别人没有达到你预期的时候又在心里指责别人,事实上没有人有义务有责任要永远对你好永远按你的想法行事。回想名单上的人平时有什么事情是依赖自己的,培养自己的自信感。被爱能治愈很多,同时学会表达爱意也很重要,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对摆脱依赖型人格很重要,即使有时对方的一些行为使你开始怀疑对方,也强迫自己的大脑去相信对方,不要急于强迫对方证明忠诚或爱意,而是选择相信。 4.请勿随意给自己贴标签。 有的时候明明就是自己懒,自己吃苦怕累导致自己的失败,自己不懂体谅别人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就不应该用依赖型人格障碍当借口解释自己的不如意,整得好像得了什么严重心理疾病疑难杂症似的。人是社会动物,人人都有依赖心理,不要把自己想得太特殊,只是个体的严重程度不一样而已。首先判断自己是否已经脱离造成该人格的环境,如果已脱离,请对自己负责,不要将责任怪到任何人身上。如果未脱离,比如还有个事事干涉,不给自由的母亲,想办法脱离。 5.如果依赖型人格障碍或伴随的其他心理问题已影响日常生活,赶紧找专业人士治疗,但要靠谱的,对于一些100个人过去咨询99个人结果是抑郁症的地方我不予以评论。如果还没到那步,那么请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已经克服依赖型人格障碍,只是曾经有过,但自己已经克服了。(转帖自灰姑娘)
怎么克服依赖型人格障碍
2017-09-27 08:08:02
松果小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