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情绪与命运(一)

2017-09-20 14:57:16 松果小编
(1)坑人的情绪 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的情绪具体是什么,更不知道如何表达情绪。比如,感受不到不满、愤怒,甚至是高兴;无法区分内疚、恐惧或焦虑;对于愤怒情绪不知道怎么表达或宣泄,要么强忍着,要么胡乱地宣泄,要么转移宣泄的对象,最常见的转移对象就是比自己“弱小”的人,如孩子或下属。 (2)亲子关系及孩子的情绪 孩子是在与早年照顾者的互动中认识自我、建立自我,身边的照顾者就像“镜子”一样,其反馈反应让孩子看到了他自己。比如,妈妈看到孩子高兴,妈妈笑了,孩子看到妈妈高兴你表情时,瞬间他就知道,自己是好的,整个世界都是好的;孩子哭的时候,妈妈跑过去照顾他、抚慰他,渐渐地把他从无助或痛苦中拉了出来,慢慢地恢复平静;如果妈妈由于种种原因,多次不顾孩子的感受,那么他将深深地陷入无助之中,哭累了,不哭了,那多半是绝望的表现,他尝试着忽略自己的感受,学会了“轻视”自己的感受或需要。 如果父母在孩子的婴幼儿期(0-6岁)过度忽略孩子,那么他的孩子可能很难建立起稳定而健康的自我。这些问题会在青春期,以及青年期显现出来。如自卑自负,或容易情绪失控,或陷入某种成瘾行为。稳定的健康的自我就是人格之根基,它的坚实与否影响着一个人未来的幸福指数。比如,一个人的人格基础薄弱,他可能对所有的人都难以产生信任,哪怕是他的伴侣;再比如,他可能容纳不了一丁点的焦虑或愤怒情绪,回避产生焦虑的人和事,愤怒一触即发或闷着苦苦消化。 所以,做父母的,在孩子小的时候尽量及时有效地回应孩子的需要,特别是在孩子出生后一年内。这一年,时间虽短,这一年的经历影响着他对自己和世界的感知,是友好温暖多呢,还是敌意不信任多呢,影响着其未来的情绪情感基调,影响着孩子的依恋关系(或未来的亲密关系模式)。以前这些可不是我在这里瞎编的,是英国诸如克莱因、温尼科特、鲍比等心理学家对数万名婴儿的研究结果。 有个心理学家比昂,他把好妈妈在处理孩子不良情绪中的功能称为“容器”功能,即孩子产生了焦虑、恐惧或愤怒情绪后,母亲容纳了这些不好的有毒的情绪,消化后再以平和的好的内容返还给孩子。比如,孩子因为闪电被吓到了,这时妈妈边抚摸孩子的背部,对孩子说“哎呦~我们的宝宝被吓到了,妈妈在这里,别怕别怕……”如此,孩子便从恐惧的情绪中被拉了出来,心跳也慢慢地平复下来。 (3)举个例子 小时候,小明是个特别好哭的男孩子,动不动就哭,父母也拿他没办法,常常索性不管他,任由他哭,心想“我看你能哭到什么时候”,“真是个难养的孩子”。渐渐地,他不哭了,因为他知道哭没有用,并不会因为哭而“有奶喝”。 但他好像变得失去了活力,也不怎么合群,喜欢一个人呆着,也比较胆小。上学之后变得更听话、更乖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可能很多,但是亲子关系的影响不可忽视。小时候,当他难受的时候,常常(并不是每次都是如此)没有人在意他,哭也好闹也好,不顶用。久而久之,他学会了忽略自己的需要,迎合别人的需要,也许只有这样做,才能获得他人的关注。 不理会他并不是最可怕的,最让他感到可怕的是,父母的吵架,甚至打架。对于孩子来说,他不理解父母因为什么而吵,每当父母吵架的时候,整个家坠入情绪漩涡,每个人都会被卷进去。对于孩子而言,可能是最大的受害者,特别是婴幼儿,不要觉得“孩子小不懂”,婴幼儿感知情绪的能力可能比成年人都要敏锐,而且孩子容纳不良情绪的能力更差,若来自外部的不良情绪超过了他的耐受力,就会形成弗洛伊德所说的心理“创伤”,其后果就是在未来的生活中,他对类似的情境格外敏感、焦虑或恐惧。 在父母的争斗中,孩子虽然没有加入战斗,但父母双方,无论谁胜谁负,孩子总是以失败收场。父母吵完之后,孩子也许会变得更加老实听话,他觉得这样做可能会拉近父母关系,“如果我更好的话,也许父母就不会吵架了”,孩子常常会无意识地把父母的吵架归结为他的问题。可见,别看孩子下,他也在默默地承受着家庭某些方面的重负。 婴幼儿(包括童年期的孩子)往往弄不明白为什么相依为命的人们会如此地争吵,甚至打起来,家里不是爱的港湾吗,怎么变成了恨的宣泄场地了呢?他多么期望父母能够相亲相爱,可是现实一次又一次地打破他的期望。这样经历多了,可能会让孩子失去对他人的信任,最不好的影响之一是成年后难以建立亲密关系。而且,经常暴露在父母吵架中,加上父母吵完后又不顾孩子的感受,常常会给孩子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如变得胆小怕事,以及一些情绪上的问题。 (意识流文,欢迎交流讨论) 咨询师——竹兰子 (2017.9.20于武汉东湖)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