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强迫焦虑缓解法

2017-06-27 21:50:04 松果小编
第一次作文希望能带给你对自己不同的认识 首先我想阐明一下其疗法的思想核心源自日本的森田教授,并与我国儒家文化和道教文化有诸多相似之处,譬如老子告诫我们的“顺其自然”“少私寡欲,知足知止”“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等,便与森田先生“生的欲望欲强,死的恐怖也愈强烈”的结论一脉相承。森田的“忍受痛苦,为所当为”更是与庄子的“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如出一辙。可见其有千丝万缕之联,但如何运用并加以提升呢? 强迫与焦虑二词本是人对外界超负荷压力的一种正常躯体表现与情绪反应。但人们常有一些错误的认识和偏见,比如在工作中出现失误,被别人批评了,就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实际上是完美主义在作祟;在演讲时由于过分紧张而脸红或口吃——这本是一种正常的反应,却认为是不正常而因此烦恼。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而是把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某些症状,努力克服这些本属正常的反应,结果是不但不能克服这些症状,反而使自己钻进牛角尖,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走进恶性循环的死胡同。 可能有些读者是从书本上了解到强迫症一词,但有些可能是亲身经历过的,其痛苦程度不言而喻,轻度或许耽误时间使幽默感降低,重度就可能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甚至基本的交际能力,正因如此很多患者才一直尝试想克服它,摆脱它,战胜它,和它进行不分昼夜的较量,以至精疲力尽,但结果往往不尽如所愿,到头来发现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是愈发痛苦。仔细想想吧,这或许就是问题的关键,也是所有问题的最开始,一个矛盾的激化与进阶,这也是反复的本质所在。打个不大恰当的比方就像你越是在意一个人他反而会有时伤你的心,但如果你对他爱理不理或许他反而对你敬畏三分。一同如此,你越是反复的想去克服它,它在你脑海中出现的频次也越高,这样会导致你更多的克制次数,与此同时其频次也成几何倍增长,它就会变得更加“刻骨铭心”。 那如何做到对其不管不顾呢?请静下心想想,这些所谓让人痛苦的强迫究竟是什么,我自己把其分为两个板块,一是肢体强迫,比如机械的重复一个无意义的动作,就好比关水龙头或关门等,它又好似一个仪式,仿佛如果不做够次数就会天塌地陷似的;二是思想强迫,这种强迫更加善变,多发于青春期,又叫青春期强迫,它是一种无底思想漩涡,并且反复无常痛苦程度远高于机械强迫,但二者本质大相径庭,前者或许是怕浪费水或家中被盗,后者则更是多愁善感的青春期所导致的,总而言之要明白一点就是这所有的一切都是正常的是理所当然的是不需要为其感到羞愧的,反而能有此现象者大多具有智能性且心思甚密。在此认识的基础上为了减少康复过程的痛苦又有一下几点值得学习。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在其出现之时平静的让它出现,就好像多年的老朋友一样问候一声便互相道别,不要试图挽留,在它走之后继续手上的工作,试想你眨下眼难道还要仔细回味吗?二是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填补你的空白时间,使自己沉浸在另一种思维世界里从而把它短暂的忘却,进而达到舒缓神经的目的。第三点就是积极融入正常的社交生活,在与不同的人沟通时,体验不同的情绪变化和别人的心路历程,获得新的成长。 人生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你不尝试改变没人替你向前,你不努力勇敢谁会替你勇往直前?不要在小小的困难面前退缩,因为明天太阳依旧灿烂,你还是你没变,只是经历蜕变变得成熟稳健。 我今年17岁,可能在知识储备和人生阅历上有很多不足,但如果你看到了觉得有帮助请让更多人知道,如有言语不妥之处更请指教,谢谢 木叶下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