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早点儿正视,我会带着学位回来!”| 英国留学生抑郁十年进程表
2017-06-25 23:03:03
松果小编
“如果早点儿正视,我会带着学位回来!”| 英国留学生抑郁十年进程表
作者 猫 抗抑先生
1
2016年看到一篇文章,
有一小段话是:
“墨尔本、温哥华这些地方就像是一个个巨大的养老院,整个城市与世无争的安坐在那里,和上海纽约这种分秒必争的地方形成最鲜明的对比。
“我也猜想很多中国人奋斗了一辈子就是希望自己从中国这个压迫感过剩的社会里逃出来。
“但是在那个晚霞美如画的夏日傍晚,我唯一的想法就是我要逃出来。才不到25岁。我要离开这个地方,我还想滚滚红尘,我还想做一些什么事情,我还想怎么样都好。但是我不想静止。
“我想绝大多数中国学生回首自己在学校的日子,甚至是迈入社会的日子,最应该遗憾没有一开始就被告知的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清楚地认识自己,我是谁,我的性格如何,我有什么优缺点,我适合做什么,我喜欢或者不喜欢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回国2年、吃药3年、得抑郁症9年的我很理解。
(省略掉抑郁症的原因背景,因为那样会写太长。)

2
我十六七岁时,全家对突然得病的我很抗拒。
早上谁都叫不醒我。我不请假、学校已经上了一或两节以后我出现在走廊里,后来会上午都不去;跟家人提出过休学被否;晚自习站在教室里跟老师吵架;2008年高二埋头“努力”读书、复习笔记抄的满满一卷子被点名表扬,其实什么都记不住。被带去看去心理咨询、心理医生。没有效果。之后父母就不再愿意支付费用;痛苦到自己受不了的时候试过跟妈妈哭诉,但被她呵斥了,她问我“为什么把自己搞成这个样子?!”
后来觉得,他们可能不知道抑郁症是什么。
他们说,不要跟别人说起这件事。
如果抑郁症给了我什么好处,就是后来自己在英国读书的几年每次差点跳下去的时候,我都认真地想过活下去的原因;每次觉得世界上空无一人、我就渴望做点什么证明我存在;在每次头痛欲裂地怪自己、找原因的时候、实实在在“死”过一回。

3
抑郁症什么感觉?
“每跟人多说一句话就像在我身上多压10公斤铁锭;那一下子全身每个细胞都把我往窗口拉、只有跳下去砰地一声血肉模糊才能消灭绝望;我用尽全部力气才能克制跳楼的冲动、但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在克制。”每几天重复一次,有时候是每天重复,到吃药之前一共7年。
怕父母后半生难过应该是那时候潜意识唯一克制住的理由。
在英国的时候,对我来说,上学是从一块有住人的房子的平地,走到一块有座位的平地,听一个人用机械的语言传输一些不知道为什么要我背下来的符号。
对有抑郁症的我来说……我不在乎考试、不在乎和英国同学“搞没搞好关系”……我需要“活下去的理由”。
抑郁症患者不知道自己是抑郁症、没有吃药的时候,会觉得自己这么消沉是自己没用。在痛苦痛苦痛苦了好一阵子之后会突然积极阳光向上一下:比如我,突然积极上课、骑单车去另外一个城市……但是很快被“绝望的后浪”拍死,然后感觉自己更没用。

4
文章里说:
“我拿到工作offer回国的时候,我也知道这不见得是一个多么好的选择,但是这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因为迈出这一步,我才知道接下来一个新的我想要什么,而不是在旧的我身体里活活困死。”
2014年我彻底封闭、放弃不喜欢的专业、离开让我窒息的学校社交、辍学、运动、在校外上兴趣课程(期间遇到一个对我的进程有关键影响的老师)、确诊抑郁症、开始治疗……我一点都不后悔。那时候我23岁,再在英国多呆一天我都会枯竭而死。

5
我在英国呆了5年——2009夏天到2014夏天。
是,不小的开销。
2014年初,我在和一个大学里的兴趣课程的老师聊天时得知,关于抑郁症,我应该:
1. 回原大学申诉:因抑郁症无法正常继续学业时没有得到任何帮助;
2. 求医;
3. 吃药。
这个老师自己得抑郁症到现在30年了。
一定要谢谢她。
如果早一点正视这个病,我可能我会带着学位回来。
回国之后有一次和家人吵架,吵着吵着把在英国确诊抑郁症的事情说出来了。
妈妈哭得特别伤心。
她的脆弱、眼泪、不想面对,应该也是我和我的家庭那么久都不去正视的原因之一。

6
给刚确诊抑郁症的朋友的建议:
1. 就医是必须(服药需遵医嘱),一个人想破头也不会把抑郁症想好;
2. 不要怪自己,不是你的错;
3. 着手做一些可以自己一个人出门去做的小事——不急求成果、因为坚持就一定会有成果:如,激烈发泄的运动课程(比如散打)、继续自己放下很久的兴趣(唱歌?乐器?跳舞?)……
4. 如果不小心走到一片没有光照的森林,不要怕,慢慢走;暗黑让我们发展敏锐的知觉、摔跤让我们学习活用工具、被野兽追赶让我们肌肉发达、孤独让我们知道爱和陪伴;等走出来,你是一个拥有稀缺优点的你、活得更坦然的你;
5. 不要放弃,要用尽各种积极的方法!(以不伤人伤己为前提)

7
给抑郁症患者的陪伴者的建议:
1. 了解代替逃避、陪伴代替放弃、温柔支持代替指责;
2. 社会这么包容,抑郁症越来越多发和被接受,希望个人多了解抑郁症。它普遍存在、可能会发生在一个你意想不到的人身上,他/她需要你的手,是温暖的手、信任的手,不是教他/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的“指教”之手。
如果你或你是抑郁症患者或患者的陪伴者,抱以平常心。

8
吃药到现在三年多了,现在的我,走路会哼歌、会开玩笑;
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正准备报考喜欢的服装设计专业(成教本科),周末上课、工作日工作;弄了一套凿到角磨机、磨茶铲和摆件;会用吉他弹几首歌;小时候最喜欢看书、现在看到感兴趣的会买回来对着,每天看几页。
有的人挺过来,柳暗花明又一村。比如我,没有放弃、现在状态尚好,爸妈给了我一个单纯快乐的童年回忆(即我的希望所在)、给了我一个乐观的DNA。
有人走不过来就放弃了。
2015年我的一个在英国读书时很好的(唯一的)朋友跳楼死了。他死之前有时候会在英国的凌晨(国内白天)打电话给我或别的朋友,说过类似“我最近很不好怎么办”的话,我开导,但没引起重视。他对自己真实情绪藏的比我想的深。
他的葬礼上我第一次看到一个画着妆、穿着完整的尸体。
葬礼快结束的时候,大家在殡仪馆一角烧祭品。我突然注意到刚刚去过的焚化炉建筑上的烟囱——每15分钟左右冒一股黑烟。
这股黑烟就是每个人生命的结束。
那之后我的脑袋里好像突然有个窍被打开了,“叮”地一声。
生命脆弱,说不定什么时候人就没了,不要担心很久以后的事,趁还可以、多做喜欢的事,就算不太被主流认可;每个人都很孤独,可以的时候,对身边人释放暖意。

9
附2007年-2017年进程。
格式:“时间(状态):措施”。
2007年 初(抑郁症之前,还算正常):每天上课除了哭就是睡觉;
2007-2009(突发抑郁症,深度沉溺恐惧和抵抗、拼命强颜欢笑假装正常):07下半年左右开始接受心理咨询,父母觉得一个疗程应该能好了吧,但没有,越来越严重,于是拒绝再支付心理治疗费用、并同意我出国读大学的要求;
2009-2013(抑郁症严重不自知,每天都想死,严重焦虑、无意义感、无存在感,痛苦不堪,强烈自我责备,积极情绪5% / 消极情绪90%+):消极逃避、无度挥霍、昼夜颠倒、读完了两年半大学后(共3年)弃学;
2013-2014(初步了解抑郁症、开始吃药,积极情绪10-15% / 消极情绪85-90%):遵医嘱开始运动(运动很重要)、报名周末骑马、健身;
2014年 初(看电视会笑了,积极情绪20-25%+ / 消极情绪 60%):从看脑残电视开始慢慢会傻笑,吃药、锻炼;
2014-2015(已经开始和抑郁症和平共处,积极情绪30-55%):回国后完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遇事不再强求、如果想不明白就先不想、解决不了就不着急解决;
2015-2016(能回归正常社交、积极情绪稳定在70-75%+ / 消极情绪30%以下):实习工作、旅游学习、上很多兴趣课程;
2016-2017(积极情绪稳定在75%左右):旅居云南10个月。试做了自己以前不敢试的酒吧歌手;找了一个裁缝老师学做衣服、做了一些衬衫和裤子;职业规划完善、学位计划完善、兴趣内容完善。
有什么好怕
• END •
作者 | 猫
编辑 | 抗抑先生
图片 | 网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