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晶的家庭与爱情

2017-04-25 17:00:27 松果小编
今天心理咨询值班,咨询室门口,一个文静可爱的女孩早已等候在门前。“老师你给我们上过课,还认识我吗”“你是我心理课上的学生吧,是XX学院的吧”“是”谈话由此开始。 晶晶爱着一个男孩,男孩也爱着他。已经一起一年,男孩无正式工作,女孩不嫌弃。男孩比自己大,女孩不介意。男孩家境一般,女孩不考虑。女孩像所有陷入恋爱深渊的女孩一样,只要男生爱她即可。 爱情来临的幸福,让晶晶想把这份幸福分享给家人,所以她选择了同是女人并认为可能会更加理解自己的妈妈,她把她的爱情看似是轻描淡写的描述给了妈妈,但是妈妈没有给予她想要的支持与理解,而是把她的“爱”又传给了家里其他人,一石激起千层浪,从此家里矛盾浮现在水面,而且波涛汹涌。爸爸不支持,姑姑要干预,奶奶在唠叨,整个家庭在她幸福甜蜜的圈外,不断冲击着她看似很坚硬的爱情墙。 此时的她,多么希望家人能听她讲讲他,多希望家人能给予她理解和支持,但是没有。爸爸的最后通牒是,如果你不断掉和他的联系我就去男方家里。在父亲的威严下她选择暂时妥协,再思对策。她答应了。而父亲欺骗了她,第二天父亲还是带着家人去了男孩的家,而男孩的家也有种“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之势,结果可想而知,不欢而散是定局。 自小被留守在家与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晶晶,自小就缺失爱的晶晶,多么需要有爸妈的关心与呵护,有爸妈的保护,有爸妈的理解和支持。遗憾的是爸妈没有在需要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而在需要支持的时候却给予了阻止,给了她困扰,给了她不安与无助。 男友的爱,填补了晶晶自小就缺失的安全感,他就像一把救命稻草,被晶晶死死的抓着,拽着,她想在这稻草间找到温暖,找到家的感觉,这爱的内涵已经远远超过男女之爱。一年来她大口大口的享受着男友给予的甜蜜,而这甜蜜却被她曾经最需要,一直最期待,最爱的家人给夺走,这才是她最痛,最伤之处。 晶晶,再次陷入无助,她希望男友和她一起面对无助的现实,希望男友不要抛弃她,不要离开她,否则她真的一无所有。而现在,她曾经挚爱的,信任的男人也选择了放弃,放弃被家人干扰的爱情,他觉得累,所以他选择逃避。这不是谁的错。这根稻草慢慢的在她的手心滑下,怎么办,无助感再次袭来,而且来势凶猛。她在家与爱人之间来回碰壁,碰的头破血流。家人和爱人还在认为是为她的幸福而做了她的救世主。 现实生活中,还有多少家人是打着“为你好”这类冠冕堂皇的旗帜,剥夺了孩子内心深处最渴望的需求。还不得不要违背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去适应父母家人给予的这种种“好处”,因为对每个人而言“家”、“家人”是他们永远无法放弃的硬伤。而多少人受到的最多的伤害也是来自家庭,本该在最需要家人的时候他们会因为各种原因不在身边。“爸爸要赚钱养家”“妈妈出去做事都是为你们有书读”等等之类的言语,很多孩子看似听懂点头时,内心是落寞的,是无助的:而最最真实的声音是“我不需要上名校,我需要妈妈;我不要锦衣玉食,我要爸爸陪伴;哪怕日子不富裕但一家人团圆平安也是幸福的”。现实的物质生活是很多父辈看重的,他们没有错,他们不想自己的贫穷延续给孩子,但是他们却没弄懂孩子真正需要什么。他们一直用自己的方式爱孩子,而很少有人去问孩子内心最真实的需要。这是中国大多数家庭的悲哀。 社会支持,就是在我们无助的时候有来自各个方面的帮助或倾听,而我们有的孩子找不到这样的支持。所以有的人选择轻生,有的人“病入膏肓”,有的人选择自闭从此抑郁为伴,有的想寻求帮助来心理咨询,有的破罐子破摔人生由此改变……每个人的人生该由自己把握,选择适当的求助,走进内心,给予自己支持,让自己在人生的波浪中强大,这是根本,也是基本。 晶晶的未来,还是要自己把握,虽然依然在偷偷去探望男友,不愿放弃这根稻草,但最终手心会一无所有,结果已定。希望她的人生在这次颠簸中找到正确方向。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