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在世,不必抱歉---《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观后感

2017-03-12 11:29:13 松果小编
《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这是一部让很多人特别是女性朋友看了唏嘘、动情的电影。 给我印象最深的画面莫过于,一边是松子在铺满鲜花的路上畅想,另一边是残酷的血腥的现实在等待着她,近乎生与死的冲击。有人说,这是花式被虐。 看到有一篇剧情介绍里说,松子度过了幸福的童年生活,其实她的童年一点都不幸福。极尽所能的讨好父亲依然被冷落,只有靠一个搞怪的鬼脸才能偶尔博得父亲的瞬间关注。父亲在她离家出走三个月后去世,去世前每篇日志的最后一句都是:没有松子的消息。父亲终于关注她了,却在她离开以后。妹妹因为体弱多病轻易得到全家人的宠爱呵护,松子在出走前终于爆发了对妹妹压抑已久的愤怒,近乎疯狂地喊道:你其实一点都不可怜!而妹妹也在她离家后撒手人寰。天知道,她只想得到他们的关注、爱护,并不想要他们死去。父爱的缺失、家庭的冷落和抛弃便是松子一生悲情的开始。 而那个搞怪的鬼脸,也奠定了她面对别人时扭曲的应对模式。接下来的人生道路上,松子的每一个决定似乎都在为每一段悲剧的收场做伏笔,直至最后凄惨地被几个高中生打死在河边。工作上忍受同事的误解、欺负,直到失去原本光鲜得体的教师职业。她跟每个男人在一起,从作家到他的敌人到她从前的学生,都疯狂地执着地付出,哪怕生命都愿意舍弃。每次灾难来临时,松子总会说一句:我的一生结束了。过后又满血地重新投入到无我的状态中。她的每一句“为什么”也从没引发过自己任何一次深入的觉察和反思。就这样,希望和失望总是反复出现在她的世界里,就像许巍的一首歌里唱的:我只有两天,一天用于希望,一天用于失望。而只要一息尚存,她总能很快缝补好心底希望的肥皂泡,继续前行。她极力的讨好别人,依附别人,换来的却都是抛弃、虐待、伤害、拒绝。 童年时期的不被关注,造成了松子内心极度的孤独、无助和自我匮乏感。原生家庭教给她的,莫过于那个鬼脸背后的种种。爱和追求爱、回归家庭的渴望贯穿了她的一生。她把爱作为人生信念,爱是一切的追求也是面对一切灾难的力量。只是她理解的爱是畸形的,是极度的宽容忍耐别人,一种几乎无我的状态。她习惯性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交付给别人,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世上有多少人能对一个全力牺牲自己极力讨好别人的人起感恩和珍惜之心呢!那些男人冷酷无情地践踏、抛弃她,事实上也是他们无力承受这种看起来炽热疯狂的爱的表现,这种爱让他们有束缚,想要逃脱。面对这样的爱,注定是两败俱伤的结局。 童年生活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有着决定一生的意义,我们很多人能从这部电影里找到或多或少自己身上的影子,总有些不被关注、不被理解、不被尊重的记忆。但是,哪怕我们经历过再多痛苦挣扎,也并不妨碍我们成年后的自我反思。我们选择怎样的生存方式,就对应着怎样的人生结局。我们每个人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