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你丈夫表现的机会”

2020-04-03 09:19:06 松果小编
波琳因为感到家庭关系出现明显不和谐而主动寻求心理治疗师米纽庆的帮助。 波琳的丈夫名叫温斯特,他们有两个儿子。波琳认为,温斯特性格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他不善于管教孩子。 在家里,他经常说一些看上去很有逻辑但却没有什么感情的话。(*可以看到爸爸的性格是偏向于理性的。*) 波琳对此很是反感,她认为温斯特看上去就像一个“书呆孑”(*妈妈认为爸爸是个“书呆子”,侧面表明爸爸性格中的理性成分很强*)。 她发现在家里,孩子们都不愿意和父亲交流。为此,她曾多次批评过温斯特。(*妈妈认为孩子不愿和父亲多交流是因为父亲本身性格的原因,除此之外妈妈没有提到爸爸因性格暴躁难以相处,可以暂时认为爸爸的性格并不属于十分暴躁的类型,甚至可以认为是有些温和的*) 米纽庆在了解到波琳的情况后,决定对她面临的问题釆用“家庭疗法”。他要求会见了波琳的丈夫和两个孩子。在对他们都进行了深入了解后,米纽庆发现波琳家庭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温斯特有一定的抑郁症,他不太喜欢表露自己的情感。(*可能轻度的抑郁,或者只是情感障碍。重度抑郁症表现较为明显与妈妈的描述不符,可以判定为不是。*) 其次,在这个家庭中,存在着家庭权力不平衡的现象。母亲波琳善于与孩子们交往,深得孩子们的爱戴;父亲温斯特则不善于与孩子交往,经常受到孩子们的冷落。(*父亲性格上偏向于理性,甚至情感缺失,使得父亲不太擅长处理情感和与他人交流的问题,甚至是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孩子。爸爸温斯特本身性格有缺陷,不能与外界建立良好的关系,甚至可能在人格上都有问题。*) 再次,波琳没有视家庭为一个“整体”,她不断地对温斯特进行批评和指责,最终使得温斯特在家庭里越来越没有影响力,抑郁症也在不断加深。(*妈妈在家庭观念上有问题,没有视家庭为一个整体,她的做法存在与爸爸“竞争”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分裂了自己的家庭*) 在了解到波琳家庭存在的这些问题后,米纽庆首先对波琳进行了心理指导。 米纽庆告诉波琳,她首先要改变对温斯特的态度,要学会视家庭为一个整体,今后要多对温斯特进行鼓励而不是批评。在语言上,要多使用“是的,但是……”或“是的,还有……”语句,这样可以使得丈夫更容易接纳她的观点。(*更重要的是将爸爸的意见纳入到“家庭”这个概念当中来,使“家庭”成为一个完整体*) 在对波琳进行了必要的心理指导后,米纽庆同时会见了波琳和温斯特,要求他们主动对家庭权力结构进行调整。米纽庆告诉他们,目前,在他们的家庭中,波琳的权力过大而温斯特的权力过小,这种结构是非常不合理的。为此,他们必须进行改变。 米纽庆为他们指出的具体改变方法是:当家庭里出现父子矛盾时,波琳要“偏向”于温斯特,而不是孩子。 在孩子有情感需求时,只要温斯特能满足孩子的需要,波琳应主动退出并让温斯特来给予“父爱”。 波琳和温斯特最终都同意了米纽庆的意见。 在波琳和温斯特在对家庭权力结构进行调整的过程中,小儿子率先放弃了与母亲的结盟,站到了父亲这一边。后来,大儿子也开始对父亲表示出了热情和友好的态度。 在此过程中,温斯特身为“父亲”的自豪感与日俱增。当然,他心里很清楚,这是波琳“让步”的结果。所以,他对波琳的爱也与日俱增。 最终,温斯特对家庭的情感变得越来越敏感和热心(*这种对家庭的敏感和热心也会慢慢的改变爸爸的行为方式,家人的温暖与关怀对爸爸是一种外在的生存环境上的支持,对爸爸的抑郁症有很大的好处*),他不再受到波琳的批评指责了。而波琳心里也很高兴,她认为自己主动作出“让步”的结果,是“改造”了丈夫,而这种现实结果反倒帮她在家庭中节省了很多精力,她自然也十分满意。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