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害怕从何而来?

2020-04-03 18:59:34 松果小编
孩子的害怕从何而来?孩子害怕其实就是一种恐惧心理,也是一种常见的情绪,调查发现,90%的儿童在发育的某一阶段都产生过恐惧反应。 孩子的恐惧从何而来?其实主要受两个方面的影响—— 首先是集体潜意识的影响。 在《儿童情绪心理学》这本书里指出:人类天生对比自身强大的事物和神秘不解的现象怀有一种敬畏之情,而这种敬畏之情的本质就是恐惧。 因此,孩子对某些事物的恐惧是一种本能,是与生俱来的情绪。 人类在原始时期,当对世界的认知尚不发达时,出于防御机制,我们倾向于产生恐惧的情感。恐惧,可以让我们规避危险、保护我们的安全,让人类得以繁衍壮大。 比如儿子小时候,给他读过一本绘本故事,《哈利去医院——医院不是个可怕的地方》。 绘本中讲述了一个叫哈利的小男孩儿,他生病了,必须去医院。可是他从来没有去过医院,面对医院完全陌生的环境,一想到要打点滴,还得在医院过夜,哈利就觉得特别害怕。 像小哈利一样,孩子们除了第一次住院会害怕,内心往往还有各种各样的害怕,比如:害怕从没见过的小动物、害怕突然出现的声音、害怕电闪雷鸣、怕黑、怕见生人……对孩子们而言,一切未知的事物或陌生的环境,都会让他们感到不安,他们会因为不知如何应对而产生恐惧心理。 其次,我们人类的大脑毕竟不同于动物,它还受社会环境、语言文化的影响,这部分恐惧是后天“习得的”。 比如:孩子在看电视节目时,剧中人物惊恐的眼神、狰狞的表情、突然出现的惊险镜头等都会让孩子敏锐地捕捉到“危险”的信号,并由此产生恐惧心理。 有些大人为了让孩子快点睡觉,就会吓唬孩子:“你再不乖乖睡觉,警察就会来抓你,外面的怪兽就会把你吃掉!”孩子在大人这种语言的“威慑”下,也会产生恐惧心理。同时,孩子自身的经历也会导致“习得恐惧”。 我儿子四岁时,有一次吃饭,因为我没有把鱼刺完全剔除干净,他吃鱼时被卡到了,当时吓得哇哇大哭。虽然后来鱼刺被医生打麻药取了出来,而且只有一根头发丝那么细。但这件事过去后很长时间,我儿子一看到吃鱼就躲。 孩子因为遭遇过一次小小的“创伤”,就会害怕重复体验同一种负面感受。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