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如何对症下药?
2020-04-03 18:15:11
松果小编
第一种是寻求过度关注。这种孩子认为,只有在得到父母的关注时,他才有归属感。这类孩子通常会做各种各样的事来引起父母的注意。比如你和朋友在谈话,他就会不老实,不停地在那里闹啊,发出声响;或是在你讲电话时不停地打断你,让你去做各种各样的事情,让你感到心烦和疲惫。
对于这类孩子,我们如何引导他呢?比如说孩子吵闹着要你陪他出去玩,你可以告诉他,妈妈10分钟后会来找你。这样子,让孩子知道他的需求是需要等待的,然后,你在10分钟过了以后,你再去找他,也让孩子感
受到一种足够的安全感,同时对他的情绪也
是一种陪伴。
第二种是寻求权利。这种孩子认为,只有当他说了算时,他才有归属感和成就感。他们认为,没有人能管得了他,也不喜欢听安排或指挥。表现为不听大人话,和父母对着干。父母要他做这个,他偏要做那个。
这时我们应如何引导呢?可以多给他选择的权利,比如说你不用帮他挑衣服,而是让他自己选择穿什么上学。再比如去户外活动时,你可以让他选择,是想穿去年那双很舒服的运动鞋,还是穿上周刚买的鞋子呢?这样子,让他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他就会有更多的决策权,他也就实现了心理上的满足。
第三种是报复。报复的孩子就需要好好沟通,先处理好他的情绪。如果你做得不对,你还可以主动道歉,这样也给孩子一个示范的作用。
第四种是自暴自弃的孩子。这种孩子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感到很无助想放弃,有自卑的情绪。对于这类孩子,就是要减轻他的挫败感,要多鼓励他,让他把很复杂的任务细分成很简单的任务。通过完成很简单的任务,来提高他的自我认同感,从而提升他的自信。比如说,你可以训练他跑步,鼓励他每天跑一点点,在他跑完后真诚地表扬他,给他一些小奖励。这样子不断地累积,形成一种滚雪球的效应,然后让他的自信心一点点建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