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和注意

2020-05-18 06:10:08 沐亦~心咨情感
意识与目的的相对性 在不受束缚的状态下,在不受错误认知干扰的情形下,我们精神活动的进行过程是自然的、本能的沿着适应自我保存所要求的方向流动转换的,所谓感受阈限的构成是我们在发挥心身机能作用、努力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根据紧张感的强弱而产生的各种差异。因此,对于不同的、新鲜的刺激或体验就会倾注较多的注意,并伴随较强的意识;而对于已习惯了的、平凡的信息,则不需要很多的意识或注意。因此,我们的注意或意识与目的的关系是相对的。目的性越强,那我们的注意力就越集中于其上面,就如“追鹿者不见山”那样,分配到其它方面的注意力也就自然较弱了。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 当我们自觉地(以紧张的心情)注意某一点时,此时就是有意注意,或叫主动注意,这种注意是在意识层面的注意,是意识性的;相反,在不自觉的时候,就叫无意注意(或被动注意),这种注意是在下意识层面的注意,是无意识的。当我们去干本能性的、已经习惯了的或经常接触的事情时,会感到不需要怎么费力,因为我们只需要对它们进行无意识地注意就可;相反,当遇到关系自己生存的重大刺激,或主动性努力越大的事时,就越能引起我们对其的注意和关注,并伴随着出现明显的意识活动。只有在刺激、努力和注意效用等调节都很适当时,我们的日常行为才能毫无障碍地进行。 在精神活动的过程中,内外界刺激和心身内部条件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将带来意识阈限的不断变化,故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也在不断地出没、消长着。而注意(意识)与目的关系,如上面所说的那样,当注意强烈地固着于某点时,就会只注意到该点,而对周围的情况则不甚注意了。 注意的指向与固着 正常人在日常生活的精神活动过程中,其注意是很少固定指向某个念头从而被固着的,因为其面对的刺激层出不穷,故其精神活动也就随之进行,其注意也就相应变换了。但对于神经质症患者来说,由于其疑病性素质和精神交互作用的共同作用,就会使其注意经常指向其症状并会自我暗示性的固着于其病态的信念。因此,可以说这完全是由患者自己病态地把它固定下来的、来自主观的产物。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