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媒体爆出的江苏学子王永强出国后20年间,与家里断了联系,直至母亲去世也不愿回来,只留下一句话:清官难断家务事。
这些优秀的孩子因为其名校背景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然而背后更有千千万万的没有被关注到的普通孩子,其实与他们一样,曾经或者仍然挣扎在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漩涡中。
当孩子小的时候,他们没有能力识别来自原生家庭的伤害,或者即使意识到了,也没有能力去摆脱。当他们走向人才济济、竞争激烈的社会之后,几乎每个人,内心都发生过激烈而动荡的战争。
他开始思考,为什么?他开始审视他的源头和出身,进而确定,他以前所承受的、经历的、遭遇的,有太多是错的,至少是需要反思的。他曾经归罪于自己、甚至因此攻击自己的,其实并不是自己的错。他曾经背负的期望和重担,本不应是他的责任。
但是仍留在故土的父母,大多数依然生活在一成不变的认知里,难以成长。甚至不惜用孝道试图继续绑住孩子。走出去的孩子和不愿走出去的父母,他们的认知和灵魂,已经归属两个世界。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似乎到处可见的讨论原生家庭的文章。这是一件好事。因为正是这些普及性的工作,让很多困惑的心灵得以唤醒。但只有普及还不够,似乎有一种更强烈的欲望。让我们想要更深入系统地解开这多年来困住自己的原生家庭疑惑。
今天我会尝试着从源头解开这个困惑。
下面我先从从幼儿的心理发展说起,大家耐心听一下,这个是基础性的东西。
幼儿成长三阶段:
0-6个月古老的夸大阶段。在这个阶段呢,幼儿是分不清自己和他人的区别的。他认为自己是全能的。在他的体验里,他还没有别人的概念,别人和他是浑然一体,尚未分化的。
母亲非独立的个体,母亲的照料也不是独立个体的行动。这时候的婴儿期望控制母亲的照料行为的时候,接近于成人控制自己的身体和心灵的那种体验。这种关系是一种未分化的、一元关系的体验。
一元关系的核心规则是“剥削”,处于一元关系中的人,会忍不住去“剥削”、“掠夺”别人,就像婴儿“剥削”妈妈的乳汁一样。因为婴儿觉得既然世界一体,所以你的就是我的,我可以肆意使用。
6-36个月:原始理想化阶段。6个月之后,随着儿童身心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母亲的照料失误,这种原始夸大状态慢慢被打破。比如6个月之前的孩子,他的需求相对简单,就是吃奶、换尿布、哭了马上有人温柔地抱。
但6个月之后的孩子,他的需求开始变得多样化,他开始需要玩,他开始学习感情的互动。母亲毕竟是一个人,不是神,没有人能够百分之百回应到孩子的需求。
比如孩子早上早早醒了,他想要摇醒母亲和他玩。但母亲这时候睡的香呢,就可能会不情愿。或者有的母亲带孩子之外,还要做家务做饭。到了做饭时间不得不去做饭,孩子哭闹着要陪他玩的愿望也就不能马上被满足。
所以在6个月之后孩子慢慢就发现,咦,母亲是独立于我的存在,原来我并不能随时控制她。为了缓解这种痛苦和紧张,婴儿发展出了新的系统:他把任何快乐的、善的和完美的事物当做原始自身的一部分,而把任何痛苦的、恶的、有缺陷的事物当做自己之外的、外部的东西。
这个时候他对妈妈会有一种理想化,仿佛在说,我妈妈好棒,什么都会,什么都知道,能打败所有坏人。咦你看,这个人她是我的妈妈呢。通过这种体验,他重新建立起了新的平衡,是对于自己不是全能的体验的一种弥补。这是一种二元关系的体验。
我们仔细体会一下,二元关系虽然已经走出了一元关系的“剥削性”,但是它还是带有“控制性”的。
虽然儿童体验到了妈妈是一个独立的人,但他还是需要“使用”妈妈。当自己发展出了新的本领的时候,向妈妈展示,需要妈妈的注意及肯定;当自己情绪不好哭泣甚至发脾气的时候,需要妈妈温柔地安抚;在幼儿2岁左右的时候,随着自主意识的增强,会为了说“不”而说不。
比如你问他宝宝我们出去玩好不好,他会说“不”,你说那我们在家玩好不好,他还是说“不”。功能不够好的妈妈,这个阶段她就觉得难受,觉得孩子不听话了,故意跟他作对。
实际上这是孩子力量感的体现,是他心理发展必经的阶段,需要妈妈能够包容、接纳。这是他自主意识增强、试图去做自己的第一步。如果这种需求被妈妈允许、接纳,并且在后面遭遇挫折,失望沮丧的时候,妈妈又会及时站出来,表达支持、鼓励,并帮助他完成。
经过这样的过程,孩子会内化妈妈的这些看到、接纳、安抚的功能。意识到挫折没有那么可怕,甚至会越挫越勇,进而形成了有韧性的、功能较为完善的自我。在长大离开父母以后,这个自我会发挥看到、接纳、安抚的作用,自动调节情绪自我鼓励,让自己在社会竞争中游刃有余。
这就是所谓的幸福的童年治愈一生。
36个月之后:逐渐走向成熟的自恋阶段。如果孩子前两个阶段都顺利度过,这时会慢慢走向成熟的自恋阶段,也就是三元关系阶段。孩子会慢慢意识到,除了“我”、“你(妈妈)”,还有“他(爸爸)”的存在。
这个三元关系的核心是竞争与合作,也就是说爱父母中的一个,恨父母中的另一个,可又发现,父母都是爱他的,所以不能完全地“爱”或者“恨”,而是爱中有恨,恨中有爱。
这个阶段发展得好,孩子会充分意识到关系的复杂性,以及他内在心灵的复杂性,谁都是有好有坏、有爱有恨。他慢慢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同时接纳自己和他人的不足。社会功能开始很好地发展,慢慢学会竞争与合作,成长为一个适应社会的人。
现在我们来看看在以上三个阶段中发展不良的情况。
如果在0-6个月就遭受重大创伤。比如孩子曾被遗弃,或者母亲有精神病,无法抚育孩子。那么对孩子造成的人格创伤是非常重大的。他成年以后很可能会陷入一种深度抑郁,无力、焦虑、没有活力。
大家可能都听过一种育儿理念叫做“哭声免疫法”,是一个美国人叫华生发明的。说孩子哭了之后不能马上就去抱,要过分钟以后再去抱。这样会训练孩子减少哭泣。事实证明,践行过这种方法的人,他们的孩子绝大多数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国内有个明星叫马伊琍,大家知道的对吧,就是文章的老婆。
她曾经发文说,她的大女儿小时候用了“哭声免疫法”养育,结果长大以后孩子出现了严重的分离焦虑。而在老二的养育上给予了足够的爱与关怀,老二的心理发育非常健康。原因是什么呢?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6个月之前,孩子心理上认为自己是全能的人生阶段,他却发现自己什么也做不了,甚至连哭泣都没有人回应。
有句话说的很好:无回应之地即为绝地。虽然孩子长大后他不会记得具体的事件,但这种深深的绝望感一生都挥之不去。事件会过去,但情绪情感不会过去,这种情绪情感记忆是伴随终生的。
成年以后,当这个长大的孩子经常性陷入抑郁的时候,他自己也很难意识到,自己这种抑郁、无助和焦虑的感受是怎么来的。其实是幼年创伤记忆一次次地被激活。
如果在6个月前就遭受重大创伤的话,症状一般会非常严重,心理咨询发挥作用的空间有限,需要去医院的精神科开药物治疗的。
如果重大的创伤发生在6-36个月期间。这个也是大多数人所遭遇的状况。母亲或者其他主要养育者的创伤性回应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被忽视、被否定、被错误理解。大家可以思索一下,自己所遭受的主要是哪一种。
A. 被忽视的情况
比如有的母亲有产后抑郁,那么她可能经常沉浸于自己的情绪之中,无力去回应孩子的情绪,去对孩子笑,看到孩子的进步并表示赞赏。也有的母亲本身就有抑郁症,或者情感淡漠,更有甚者,不喜欢孩子或者因为重男轻女等原因故意漠视孩子。
这种情况下,孩子首先的反应不是直接去压抑自己的这种需求。而是先想尽办法地吸引母亲的关注,赢得她的欣赏。这种时候被关注、被欣赏这种需求的暴露让孩子其实是非常脆弱的。
一旦不能如愿,孩子就会有非常强烈的羞耻和挫败感。一次次的羞耻和挫败感积累起来,最终孩子就会绝望,将这种需要视为一件非常羞耻的事情。
这时他才会选择把自己这种被看到被欣赏的心理需要压抑进潜意识。所以我们看到很多人长大以后怕麻烦别人,怕表现自己,这种感受大多数是来源于此。
B. 下面我们看被否定的情况
这个也很好理解。比如有的母亲喜欢指责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严重一些的大声叱骂甚至责打孩子。隐晦一些的表达,比如总是把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较,似乎无论怎么做都不能使她满意。还有一种更隐晦的,孩子嘛,都很贪玩,跑的很快,跑着跑着就摔倒了。
非常焦虑的母亲会怎么样呢,她会不停地在后面唠叨,慢点慢点,看到孩子摔倒,会马上冲上去抱起孩子,嘴里还不停念叨“让你慢点慢点”。仔细体会一下,这种看似是表达“爱”的行为,实际上也是一种否定对不对?
在孩子的体验里面,可能就是你对他的不信任,不相信他能够奔跑摔倒了能够爬起来,不相信他的抗挫能力。
那么主要体验是被否定的孩子,长大以后最主要的感受就是自卑,似乎是深入骨髓的自卑。当他看到身边的有些人,似乎从骨子里面散发出自信,整个人带着自耐心的光芒,会非常非常羡慕。如果对自卑的来源没有认识的话,他会责怪自己,为什么不能自信一点,勇敢一些。
其实,这真的不是自己的错。
C. 最后一种是被错误理解
主要体验为被错误理解的孩子,似乎占比上少一些。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很多人会觉得,我妈不理解我。比如孩子有一天心情不好,哭唧唧地找妈妈。
他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自己也说不上来为什么心情不好。妈妈看到这种情况,比如跟孩子说,小孩子吃了玩玩了吃,你是有啥好不开心的?这种体验,就是一种被错误理解。
母亲不能理解到孩子的真实需求。其实这个时候她啥也不说,只抱抱孩子就很好。共情水平更高的母亲也可以说,看来是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不开心呢,每个人都有不开心的时候呀,来让妈妈抱一会儿吧,再去抱抱他。在孩子的体验上,就特别的好,有一种被理解,被尊重的熨帖感。
有这种总不被理解的体验的孩子,长大以后青春期的叛逆可能就比较明显,他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还总是要来管自己。很难跟父母有特别亲近、融洽的关系。严重的,甚至会有抑郁、空洞、无意义感。
36个月之后,孩子进入三元关系阶段。开始有一部分能量转向自己的父亲。这个时候,如果父亲表现的很好,与孩子有很好的互动,在孩子面前表现的有力量,能够给到孩子有依赖、被指引的感受的话。那么因为前期没有被母亲很好地回应造成的创伤也会一定程度得到补偿。
反之,如果父亲表现的很糟糕,软弱无力或者逃避家庭,那么这个孩子可能被困在这种对于依赖、指引的需要里面。男孩子长大可能会难以发展出男性的阳刚之气。女孩子长大以后总是想靠近年纪大的温暖的男性,试图弥补那份没有被满足过的心理需求。
最后澄清几点:
1、36个月之前,不一定是母亲,如果其他的稳定养育者,比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可以,但无论是谁,必须是相对稳定的,不能换来换去。为了讲述方便,我用了母亲概括。
2、大家听完可能会有一些忐忑,觉得自己对孩子的养育太多不够好的地方。其实完全不必。
A.不需要100分的母亲,只要六七十分就够了,这种适度的不能满足、适度的挫折反而会促进孩子独立人格的发展。他会认识到环境的局限性,认识到有些事情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
B.6岁之前是孩子人格形成的主要时期,但并不是过了6岁就定型了,无法弥补了。在孩子18岁之前,他的人格结构都是相对脆弱,一直在完善的。亡羊补牢无论何时都不算晚,一个很好的心理补偿结构的建立,也会对孩子的人格起到非常好的修补、支撑作用。
3、可以分享给家里人听一下,但不要抱着太大的改变他人的期望,因为改变别人即便是自己的父母也是非常非常困难的,除非他自己想要改变。
错误对待你的父母,多数也是因为他们的原生家庭创伤、不被满足的心理需要。所以我们能做的不是原谅、不是和解,而是释然,然后努力地疗愈自己,让自己更有质量地生活,同时阻止这种原生家庭创伤的代际传递。
以上是松果倾诉小编对童年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的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