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是为了逃避吗? 拖延和原生家庭有关系吗?(1)

2019-11-16 16:42:53 松果小编
拖延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时间管理问题,也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心理问题。 在这里,我们将从情绪,人际关系,家庭以及时间冲突这四个方面来探讨拖延的根源,看看你是如何变成一个拖延者的。 1.拖延的情绪根源。相信每个人在拖延的时候,心情绝不是真正轻松、淡定的,他们会焦虑、恐慌,他们的内心充满着内疚和自责。为什么他们宁愿忍受这些糟糕的感受,也要去拖延呢?因为他们在借此回避更糟糕的感受和情绪,回避他们更加不能面对的东西。比如,害怕失败,害怕真实的自己不能被别人接受。于是,他们希望通过拖延,来拼命地避免这样的痛苦。 2. 拖延的人际关系根源。在人际关系中,榜样的力量在拖延症的形成中,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我们会想变得跟榜样一模一样,可是一个被理想化了的成功榜样其实是无法被模仿的,于是,你很可能拖延着不去做某件事,这样你就不用觉得自己不如榜样,并因此感觉很失败和低人一等。 3. 拖延的家庭关系根源。家庭关系是最亲密的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对拖延者的影响更深远,也更不易被察觉。一共有五个基本的家庭倾向是形成拖延的心理因素。这五个倾向分别是:施压、怀疑、控制、依附和疏远。施压的倾向常常出现于以成就为驱动的家庭中。会让孩子恐惧失败,害怕一旦做出错误的决定,就会迎来灾难性的后果。于是,他们用拖延来回避努力。在怀疑倾向主导的家庭中,父母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孩子的能力表示怀疑或否定,比如“学数学是女孩子的弱项”。孩子长期面对这种怀疑的信息,很可能会真的相信这些话。无论遇到任何事,他们都会畏缩不前。在控制倾向严重的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生活指手画脚,越俎代庖。一个孩子如果没完没了地接收指令,他就会感到,自己没有权利拥有独立的自我。等到他长大了,他会通过拖延和拒绝做事,来激怒有控制欲的父母,或者激怒其他对自己要求严格的权威,比如领导,来削弱他们对自己的控制。在一个以依附倾向为主的家庭里,孩子不会被鼓励去创造自己的生活。父母对他们的过度保护和关照,会让孩子缺乏自己独立生活的信心,他们甚至会认为,离开家,拥有自己的生活、发展自己的事业和兴趣,是对家庭的背叛。所以,如果成功会让他们离开家庭,或者让他们产生“我即将背叛家庭”的想法,拖延就可能出现,帮助他们继续依附在自己的家庭上。在疏远倾向的家庭中,家庭成员缺乏互相的关心和情感联结,父母与孩子在情感上比较疏离,当遇到麻烦的时候,孩子会感到孤立无助。孩子长大后,独立工作会触发他们的空虚和孤独感,于是他们会用拖延的方式来回避一些需要独自完成的事情。 4. 拖延的时间冲突根源。我们对于时间流逝的速度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这就是“主观时间”。拖延者的主观时间感与客观的时间发生冲突,这可能让他们错误地预估完成一件事需要的时间。而如果一个人对时间的感知和我们实际所处的人生阶段不相符合,他也可能会拖延。 怎么克服拖延症?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