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爱你的孩子吗?(2)
2019-11-15 14:52:33
松果小编
自由是指儿童的行为、心理、意志、情感、精神不受外力的支配和压迫。
“精神胚胎”。儿童在出生的那一刻,或者说在孕育的那一刻,大自然就给了他们的一样东西,著名幼儿教育家蒙特梭利把它称之为“精神胚胎”,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密码。如果儿童能根据自己的精神发展模式,破译内在的心理密码,他便能创造和构建一个独立的自我。
儿童生来就不是一种物体,他们不是成人需要灌注的容器,更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蜡或泥,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能动的、发展着的活生生的人。他们的成长,尤其是头6年,不是成人教授的结果,而是依靠成人提供的环境自己建构的结果。这就是要给孩子自由的原因。
为了能给儿童自由,让儿童按照自己的生命成长法则成长,我们成年人要做的,便是给儿童提供一个他们可以自由行动、自由思想的环境。自由,包含了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成长法则的尊重,对人的尊重,在这种自由和受到尊重的环境下,儿童才有可能破译自己的“心理密码”,成为独立的个体。
如何提供自由的环境,阐释了方向性的几条引导
一,儿童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二,行动自由,进出教室自由。
三,儿童安静时不应受干扰。
四,儿童能自己发现问题、想出办法与对策,并且自己选择答案。
五,儿童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将他的发现与人交换及分享。
很多老师和家长在遇到孩子不懂事、做错事、自己情绪不好时,还是会火冒三丈,给孩子来个下马威,并约法三章,以后不准怎样怎样。这是因为我们的规则意识还不够强。
我们必须依靠规则来保证每一个活动范围内的人都必须遵守规则。这就是平等的初始。我们不仅要依靠规则来管理孩子,更要约束我们自己。只有在人人遵守规则的环境下,孩子才能获得安全感,受到尊重,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所以,规则是这一切的前提。
父母是最重要又最艰难的职业,也是最需要学习成长的职业。作为父母,不仅要爱孩子,还要知道怎么爱;不仅要陪伴孩子成长,还要了解孩子成长中的“心理密码”。这是一条漫长的路,没有终点,中途也没有休息的机会,需要每一位父母全力以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