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是什么?
2019-11-09 07:25:48
松果小编
1.恐惧(fear),作为喜怒哀惧之中的一员,是面对危险的情景无力驾驭或突如其来的刺激毫无防备时引起的情感体验。
情绪的构成包括:三个部分: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和外部行为。以上作为情绪的三个组成部分,在评定情绪时缺一不可,只有三者同时活动,同时存在,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情绪体验过程。
如果套用上面的说法,我们首先由外部行为信息的传入与分析激发主观体验,再和生理唤醒共同产生情绪,我们就能很简单的理解情绪产生。
同样,套用在恐惧心理上,就能得出这样的公式:恐怖的场景+害怕的心理体验+肾上腺素等激素的刺激=恐惧心理
2、恐惧心理有什么表现?
人在面临恐惧时会发生防卫反应, 包括:
(1)行为改变, 会选择战斗或逃跑;
(2)自主神经功能改变, 出现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和出汗等;
(3)神经内分泌改变, 主要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活动增强, 血皮质醇水平升高。用条件反射的方法同样能引出类似的反应。
其中第三点:当人受到惊吓时,位于大脑下部的下丘脑会分泌多种释放激素,激活位于它下面的垂体,使之释放一批促激素,包括促甲状腺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性腺激素等。
而分泌激素的多少主要由每个人感受惊吓的程度来决定:
如果只是轻度或中度的惊吓刺激,释放的少量激素能使心跳和新陈代谢加快,机体反应更加灵敏,这也是人类用于抵抗危险的自我保护反应;但如果刺激过大,肾上腺素分泌特别多,就会引起心律失常、血压上升,尤其是心脏病患者,分分钟就能导致冠心病和心绞痛的发作,所以严重的心脏病患者一定要保持情绪稳定。
让我们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会有人喜欢看恐怖片和恐怖游戏?是因为恐惧产生的情绪和感受同那些常见的正向高唤醒的反应大同小异,比如激动和高兴。他们(指实际的危险场景和恐怖片)的区别就在处境不同:当真正身处险境时,我们,我们更多关注的如何生存而非享受恐惧;但是当我们在安全的环境中尝试这种高唤醒情绪时,就能够全身心的去感受恐惧带来的纯天然的快感。
所以,喜欢恐怖片是有原因的。
3、如何面对恐惧心理?
令人恐惧的不是黑暗
而是黑暗之中的无知
因为她说明了恐惧的本质:恐惧是人类自身对事物的不了解、不确定。
那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恐惧心理呢?
恐惧是人类自身对事物的不了解、不确定,因此通过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扩大认知视野,判定恐惧源。认识客观世界的某些规律,认识人自身的需要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确立正确的目标判断,提高预见力,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变故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就会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对恐惧的免疫能力。
其次要培养乐观的人生情趣和坚强的意志,通过学习英雄人物的事迹,用英雄人物勇敢顽强的精神激励自己的勇气。在平时的训练和生活中有意识地在艰苦的环境下磨炼自己,培养勇敢顽强的作风。这样,即使真正陷入危险情境,也不会一时就变得惊慌失措,而是沉着冷静,机智应付。
另外,平时积极参加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各项心理素质。比如:进行模拟训练危险情境,设置各种可能遇到的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形成对危险情境的预期心理准备状态,就能够有效地战胜紧张和不安等不良情绪,提高心理适应和平衡性,增强信心和勇气,以无畏的精神克服恐惧心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