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受虐第三讲文字稿:个人内部施受虐的演化及在生活中的表现

2019-10-16 12:57:43 松果小编

笔者:宋杨 今天我们继续施受虐第三讲,我们那重新确定一下方向,先从“我”这个地方开始,也就是所谓的“我是谁、我从哪儿来、我要到哪儿去”这样的议题回到我们自身内部。那确定好了“我”的位置之后,再去理解施受虐就显得比较好理解。所以今天的内容我们从回到我的位置上,回到在我们自身内部是有一些怎样的施受虐游戏来展开。那首先我们就先讲一下“我是谁”。 前面我们也会提到一部分,关于“我是谁”其实更多的一方面是借由我们自身的感觉,我们自身对自身内部的觉察,同时借由外部对我们自身内部的反应激发了我们的某些觉察或者感知。外部对我们有那么一个回应一个确认一个镜映之后,我们才能去修正说我的这个感觉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恰当还是偏颇!比如说最初的时候作为一个婴儿,我们发现啊,我自己好像身上有点难受,但是呢,我也不知道我自己怎么回事,我就只知道哭,这个哭的过程中,就借由我们的照顾方,或者我们的养育者他们给到我们一个反应,他摸到婴儿:哇塞!这小孩儿身上好冰凉啊。 那这个时候成年人,他会对小孩儿身上这个冰凉会有一个判断,他是冷了吗?他是生病了吗?所以当他有了这么一个判断之后,他可能就会有一些反应,具体反应为——帮我们加衣服啊,或者说带我们看医生啊,或者是询问其他人啊,或者是抚摸一下我们的肚子看一看是浑身冰凉还是怎么了。那这样的一些印象会在我们的潜意识深处留下一些相应的痕迹,在这个地方我们就延展性的讲一下,精神病人们,我们可以看到是他们对现实的感知,基本上是相当的模糊的,对现实的感知,从他对身体的感知上来讲,比如说自理能力,吃喝拉撒的能力就有一部分精神病人在这方面处于紊乱状态。这里跟到刚才我们所说到的那些养育者,对这个婴儿的反应关联起来。他们的反应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命名,还有涉及到一些情感上的、感觉上的、身份上一些确认。精神病人大都处于内在对自身没有确认、破碎、无反应的状态中,研究显示,当婴儿在越是早期的阶段没能被回应,患孤独症的几率相应增大。 情感上的确认,也就是:啊,我关心你这个!当这个孩子,他有一个冷的感觉,被看到了,那也就说明确实我是冷的,确实我这个身体上是有一些不舒服的,那这部分被那个反应给确认了,同时建立了一种连接感,在此孩子处于真实的状态“我是冷的”,被养育者确认后,以“我被看到”的感觉与养育者连接起来。那还有一部分身份的确认也就是说:确实我就是一个婴儿,我就是需要照顾,我是不懂我自己的。我的身体有怎样的一个变化我需要借助我的养育者,他的那个反应来确认我到底是谁,在什么(婴儿)位置,至少在当下,婴儿不是在成年人的位置上可以自给自足的。整个过程涉及三个面向或者三个纬度的这么一个确认。相应的,如果说缺乏类似的确认会怎么样呢? 首先我们讲一下这部分确认大概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也就是这个孩子只会哭,只会哭,然后就借由这些成年人给他辨别他发生了什么,他处在怎样的一个状态。对他的回应来进行一个区别。就作为一个婴儿,只会哭,那就是一部分。那到后面我慢慢的会发展成什么呢,我们会借由一些肢体行动比如乱打呀、乱踢呀、然后身体不断的扭动啊...这样去表达我们的感觉,那这是第二个阶段。就已经向外发展,从只有一个声音到开始有一个身体上的一个行动化的表达,那再到后面。就变成了我们开始学习成人的那套规则。人类比较通用的规则,也就是我们的语言,就等于就到了第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婴儿开始模仿成年人啦,模仿成年人的用词,语气,行为,肢体动作。我们都清楚,当一个成年人去跟婴儿互动的过程中,他可能会用一些叠字。比如说“小乖乖”,是不是要“吃饭饭”去回应小孩。这些回应和叠字的运用,是为了加深孩子的印象。那在那个阶段小孩子也会用这种吃饭饭,类似这样的话语去跟成年人互动。所以你这个其实说不清楚,到底成年人模仿小孩子,还是小孩子在模仿成年人。 借由这个说不清楚,也就更加确认了一个更为关键的因素,那个因素也就是。借由什么吃饭饭呀,不管是婴儿在说还是说这个成年人在说,重要的是中间那种连接感,主要确认了双方之间的感觉的这么一个锚定点的能指。那这个地方从双方关系来讲,可以把它(“吃饭饭”的能指)视作一个见证。见证了在“吃饭饭”这个互动过程中成人和养育者各是怎样的一个状态,形象、声音、身份、角色...所以,当这种确认不太能够得到的情况下,越是在早期第一个阶段是指只会哭。第二个阶段,可能身体上就会有很多的肢体行为去表达,很愤怒但是他还不能使用语言规则去说话,他说不出来便采用行为的方式去表达自己。 小孩儿有一段时间很喜欢砸东西,砸了之后,你也不知道他到底是生气还是高兴。有的时候可能是真的神奇的时候,他砸东西在那儿嘻嘻哈哈笑得不停。这充分说明了什么呢?当他不太能够用话语的时候,他的那个感受上是有一些错位的。就比如说刚才说的这小孩儿,他把东西砸了,看似是一个很愤怒的行为,但实际上他却很高兴。 那再到往后慢慢的学习用语言去表达自己,也意味着他在用成人世界的规则去锚定住自己是个人的存在状态。其实相应来说就没有那么多的“怪象”,比如一个成年人当他做某个行动的时候你以为他是高兴的,但是他实际却在表达愤怒这样的倒错内在感受的现象。再去对应精神病人的状态,他在感觉上、表达上、行为上,可能会有一些错位。他可能很多时候。处在一种僵化的表达方式中。比如说木僵态为表现的精神病人,他整天都很呆板的保持同一个姿势,也不说话你也不懂也不知道他内心在发生什么。这种状态其实就跟小孩儿只是会哭,那样的印象是重叠在一起的,他那个状态是把“木僵”替换了哭泣。 其实这充分说明了什么呢?如果一个孩子他在他的早期经历了没有回应、没有确认、没有互动的生存环境之后,他的精神结构相对来说是没有外界的人给他命名。因为咱们都活在人世吗,需要人类的一些规则,语言规则在此就成为第一个重要的确认,所以命名的重要性是非常的。那如果没有这些语言规则的锚定,他也不太能够确认自己是谁,在人类社会他的位置是怎样的。所以他长大之后,精神结构上相应也会比较容易出现一个破碎的状态。 那这么一类精神结构很容易破碎的人,首先相对来说从病理上来讲,比较严重的就是精神病结构,其次就是性倒错结构。那在当代可能还会有一类就在那个边缘上,在边边那个坎坎上很容易一下子就掉下去。掉下去的表现是他要么就一下子非常精神病,行完了之后挨过一会儿你就觉得他挺像个正常人的啊!这时候你也会比较疑惑,他这怎么这么不稳定一会儿一个样甚至会疑惑自己看到的他,什么才是真实的。那一类大概就是所谓的比如什么自恋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还有所谓的边缘型人格障碍这一类人格障碍型的人儿,他们其实在那个临界点上。有点像是在河边走,“人格障碍”他就一直在河边走,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对吧,所以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一下子看起来挺正常一下子又比较“疯癫”。 那更多的所谓的正常人几乎都在神经症水平,那换句话讲咱们多少都有点病,完全健康的人几乎是没有的,几乎!但是还是会有,非常少,那基本上就是在圣人水平,那当代有几个圣人呢?这个咱们就不好说了是吧。正常人也就是神经症水平的人,相对来讲那可能。关于内部的施受虐每个人多少都有,只是程度上的不同。正常人的话只是在偶尔会有那么一些表现,人格障碍水平的话就相对更多一点,性倒错就再多一点,精神病的话那就再多一些。这其实就是一个维度的不同,而这些内部的是受虐,向前面讲到的一部分是由于自身感受上的混乱,加上生命历程中的生存环境,给到他的回应、反馈、确认的紊乱造成的。 或者说通俗的来讲,一个人会表现出某些看似为症状的情况,确实有环境因素,确实有时代因素,确实有文化背景还有你的原生家庭的父母他们对待你的方式的不妥当引起的。那还有一部分是久而久之在那个过程中,由于最初自己选择接受了某一类倾向性的思维也好,感受也好,想法也好,行为也好,或者所谓模式也好...接受那些之后,经由时间的积累慢慢固化,成为了我们所说的习惯之后,养成了对自己的自我折磨。 说到自我折磨,那这个地方就必须讲一下什么是自我。那要讲什么是自我呢,单单只是讲自我可能不会那么的清晰,这样前面讲的我们需要去借一些不同位置去的取证,不同的位点来对自我进行一个确认。所以这个地方我们就把本我和超我连着自我一起讲了。所谓的“本我”它遵循的是一个快乐原则,快乐原则是什么呢?它就是:“就什么爽,什么开心,我就想要那个”的状态。借由西游记的人物来进行比喻的话,他就有点像猪八戒!“美食能让我高兴我要去,美食能让我高兴,啊我想要!哇塞,这一切都好美好啊,我想要想要”,而不顾面前的现实是什么。那当然,这个地方不单单是美好,可能在本我那个地方感受到的美好,是比较带有一些夸大化了,就仅仅是因为我喜欢我有欲望,所以我觉得它是美好的主观感受和主观想法。像八戒我们都清楚,他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是贪婪!所以我们的本我对在欲望的追求也是贪婪的,包含了生理的、精神的贪婪。 那自我的话就有点像是孙悟空,他的能力不错。比如说打妖怪的能力,打妖怪的能力在我们人身上表现出来是:我应对外界事件、人物关系、工作及现实等等的应对能力。包含了比如逻辑、思辨、判断力、沟通能力等等,涉及实际生存能力有关的能力。那这个地方孙悟空,作为猪八戒和唐僧之间的这么一个中间点,维持两者之间的平衡。超我就是唐僧,唐僧我们都知道他可能更多的时候讲道理,讲品德,讲慈悲,讲规矩。本我、自我、超我在这个地方我们先进行一个标记。我们再把它放大,放大到社会之中,当然这个延展性的东西,你们可以灵活性的去思考,这个不见得一定就是一个所谓的死板的概念。这只是一个所谓举一反三的延展性的思考而已。那也就是把这部分所谓的本我自我超我放大,放大到一个家庭结构中,你们回去其实可以观察,或者现在你就可以想一下在你们的家庭结构之中,谁是那个更贪图享乐的人。 比如说贪图享乐的人的状态以喜欢赌博为例:明明那个赌博看起来蛮有危害,但是他还是沉浸其中。他沉浸其中就觉得:哎哟`我反正一天也很高兴啊!实际上那个日子过得蛮糟糕的,家里因此负债累累,他也不觉得有什么。比如说酒瘾更甚者毒瘾,也是类似的心态,不顾现实中实际是什么情况,沉溺在他自己想象的快乐之中。不单单家庭结构中存在这类位置,放到社会中,还有一些所谓的成瘾性状态,成瘾性状态表现为他很贪那个暂时的享乐。拿整个家庭结构中的人物为锚定来进行对比,可能就会有一个清晰的呈现,一部分人在非常贪图享乐的的位置上,一部分人在和事佬的位置上,一部分人在道德高点但什么都不做的位置上。 比如说老大(超我)和老三(本我)吵架了,老二(自我)他在中间做调解做这个和事佬。他的这个沟通能力不错,思辨能力也不错,共情能力也不错。用那个什么《都挺好》的,里面的老大,那其实就是典型的一个超我态的位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你太让我失望了!这大概是三个位置的不同体现。 在当代,很多人会把自我这个词曲解,经常说某个人“你这个人真自我”这个时候说的自我根本不是自我的意思。其实他这时候是想骂你自私,但是呢又不好明说。可是明显可见的是,一个人用“自我”这个词把它放到骂人的语境中,充分说明他自己是没自我的,所以才不知道什么是自我的含义,倒也不必与他置气。自我不等同于自私!而是说处于自爱对自己负责,看得到自己的真实处境。如:我有哪些不能做的,我能力不能达到的我承认,然后我承担我的责任。是这样的一个状态。 刚刚是把本我、自我、超我放到家庭之中给它放大了。咱们再放大,放大到社会之中,就会发现说,精神病人其实就更像是本我那个状态,就是,他只是贪图自己的精神世界,沉溺其中。然后就一直在追逐精神世界的沉溺,他也不管身边发生什么事情就只是贪图那部分。那这个地方太多东西就不一样了,不再是像猪八戒那样,什么美色啊,钱财啊!所以这个所谓的贪图又是一个灵活的可以滑动的理解。社会结构它会分层,某类人群也有一个相应的位置,背后有类似的结构在支撑。家庭之中的位置更多的影响了“我是谁”的核心,单是看自己是不太容易看清楚的。借由跟其他人之间位置的不同,回到自己身上,看看自己是在哪个位置上,为什么在那个位置上便容易清楚自己是怎么回事了。如果想改变,那最最关键的就得看自己为了在这个位置上去牺牲了自己的什么东西,来获取自己想要的利益。为什么是牺牲了什么东西去获得我想要的利益?那这些都是在想象层面完成的,这个点也就是整个施受虐的核心关键,因为在这个点位上并不是其他人在对我们进行施虐,而是自己在认同了某些位置后,甘愿献出自己去被虐待(施虐与受虐性质相同)。 这就是比较好玩儿的,不管你是在家庭之中,还是在社会之中,还是在工作做朋友关系中自己的位置上。那如果说你选择了做一个石头,就要看。做石头的好处是什么?可以那么有吸引力为了拿这个好处,自己放弃了做剪刀和做布的功能。 所谓的施受虐可能看似是有一个施方加于自身,让自身感觉到被虐待。有一个施虐一个受虐方,看似是这样的关系。但实际上施虐和受虐都是一回事儿,这所谓的一回事儿,也就在于说他们在其中享受到的快感、享受到的获益差不多,各取所需罢了。所以这个施虐方也好,受虐方也好,两个人也没有建立什么真正的关系,他们是不具备看到彼此的能力的,都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之中。而沉浸想象中他又在跟什么互动呢?曾经的那些重要他人,那些对象。 收回到正常人的常见小型施受虐现场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就是啊,因为堵车,所以我迟到了...因为我的伴侣不讲道理,所以我很难过...因为领导能力不足,所以我工作很难完成...会有很多类似的归咎于环境、归咎于伴侣、归咎于工作,归咎于原生家庭、归咎于种种的说辞。但其实都不是,其实是没有回头看自己。正常人的小型施受虐往往伴随着类似的说辞在上演着,借由种种说法让自己精神上得到好过一点。但是呢,这个是从根本上来讲是不可能的呀,你不可能把自己的事儿归咎于其他的外界原因便高高挂起吧。 那这里就会涉及到一个双重的压力,也就是就像丢线团一样,你把那个线团丢出去,看似那个线团在对面,但实际那根线还是在手里拽着。我们都知道毛线团,你这样丢出去之后,你光是拉,这肯定那个线中间连接的那个线会乱作一团,那现场也不一定能回来,可能他会到处乱跑,换言之,当我们把这个所谓的原因丢到对面的时候,那原因也就不归你管了。不归你管的东西,很容易引发的便是失控。失控本身就是在创造一个施受虐的情境,不断的体会那种因施受虐创造出来的倒错性的存在感。这便是施受虐主要想要获益的核心,获得存在感,基于他们曾经体会过的存在感具有一定的倒错性质,如:把痛苦体会为快乐。故而在当下创造出一些类似情境去重复体会这部分存在感,而这类体会存在感的时机,大都会在面临某个挫折时突然出现。这便是无意识的魔力,在你不知不觉中突然冒出来保护自己,而这种保护具有一定的回避性质,牺牲当下的主体性就成为了代价。 牺牲主体性作为代价,也可以用来解释矛盾的现象,酗酒、赌博、刷抖音上瘾、都有的共同特性,明知道对生活有一定的损害,但是就是停不下来。这类现象背后都藏着对现实的回避,和面对现实自己的无能为力。以封闭自身的方式,拒绝真实的外界接触,从而达成保护自己的目的,为的是保护弱小的自我。从现象上来说,这又是具有当代特性的普遍现象,亦说明人们对没有自我的迷茫、回避、及借用封闭的方式保存自我。封闭自身意味着舍弃自然向外生长的生命力,这是对自己的惩罚,人们借由自我惩罚去感受自我存在感,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什么当代抑郁症人群逐渐增多的现象。让自己得病、让自己很难受、不管是在人际关系之中、婚姻关系、家庭关系、工作中等等,让自己陷入困境,从施受虐的角度来讲,都是在对自己自我进行惩罚。当然这个对自我进行惩罚会更复杂一些,涉及到了,你认同了什么?认同的那一部分观念、表达自己的方式、行为、等等是从哪个地方来的?你坚持了什么明知道不对劲还依旧坚持的信念?它就是对自己进行惩罚的关键。 那换句话讲,这样儿一说是不是就会有点觉得在当代好像还是蛮多人会进行自我惩罚?比如夜夜笙歌、燃烧生命蹦迪、熬灯守夜打麻将、日子过得萧条、没日没夜刷抖音...在生命流动的过程中创造自己的东西,属于主体性在迸发。而将生命消耗在跟自己没有什么关系的事物上,又是为了是什么呢?这涉及到时代性的议题,再往前追溯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中间有一个精神上的断层,这个断层引发了普遍性的精神空虚。 精神空虚呈现出一种很弥散的感觉,大概就是中间有一个空。因为太空了,所以不太有力气自己去创造些什么,可是空的感觉很容易让人感到窒息,无意识维度出于自保便抓取一些东西不断地去填空,可是那个空是出于内在的,并非外界。所以用外界的东西来填就显得是在掩耳盗铃,比较痛苦一点的方式便是自己创造价值去换取那个铃铛。这就是所谓的回到自身,因为那个洞啊,不是其他的什么,其实就是自己的核心。自己心里的东西只能自己承担,解铃还须系铃人。 向外逃或者向外归因,就看似逃离了那个空,把生命力花在逃离上,可能会变成一个逃离的高手,可是呢,那个洞就在自己内心,你是逃不掉的。所以就不如好好看一下啊,到底是怎么回事。这就有点像其他一个国家拍的小短片,关于勺子杀手。有一个杀手,他不用刀,就整天跟着这个人,这人走哪儿,他跟哪儿。然后就不断用一把勺子敲他,敲他,敲他,敲他。然后最后这个人还是死了。那个所谓的勺子杀手,其实就像内心的空洞,不去处理眼前的现实杀手,总是逃,他依旧会跟着你,直到把你耗竭掉。从回避一个小的现实因素,回避久了它们累加成大的崩溃性事件后,交付的代价便无比巨大。 那换句话讲,再放大了。一个人不管做什么,肯定有原因,但是原因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背后自己的想象加工了什么让你这么恐惧去面对?很多时候,看似我们是受虐,或者说看似我们在施虐,最终背后都有一个自主性选择的获益。这些是误认,在误认之中,自己以为自己获得了什么非常重要的东西,也就是那个获益。实际上回看自己的重要性同时也在于自己回看自己时,会找到自己付出了什么代价。此时便可以有机会去权衡,现实中的困境是怎样被自己的无意识一步一步导向某个境遇,而非归咎外界。从而便能够获得一定的主体性,让自己不再总是陷入某类困境。 -=宋杨=- 心理咨询机构创始人 动力性团体带领者 二级心理咨询师 主修方向:弗洛伊德、拉康精神分析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