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词典-07-语言暴力(language violence)
2019-10-11 17:17:41
松果小编
语言暴力,就是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的语言,致使他人的精神上和心理上遭到侵犯和损害,属精神伤害的范畴。而低龄语言暴力,就是限定了施暴者或受暴者是青少年。很多情况下,语言暴力源自不平等的相互关系,受害者通常缺乏自卫的力量,未成年人遭受的语言暴力就属于这一类。
一、概述
1. 简介
从表面上看,语言暴力比体罚显得文明,但它带给学生的伤害绝不会比体罚小。从某种程度上讲,可能还有过之而无不及。体罚更多伤害的是学生的身体,其痛苦可能是短暂的,但语言暴力的伤害却是长久的,不仅侮辱了孩子的人格,损伤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摧残学生心理健康,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心智失常,丧失生活勇气,引发厌学、逃学、违法犯罪、自杀等严重恶果。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邹泓说,“同伴或老师实施的语言伤害,还会给孩子的心理上投下一种阴影,致使他们不再相信外部世界,觉得这个社会是冷漠的、恶毒的,对社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排斥感……”
2. 表现形式
第一种是教师对学生,采用讽刺、挖苦、揭短、当众出丑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惩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使用一些诸如“你不学可以,但不要影响其他人”、“就你事多,快点,我很忙”、“没见过像你这样的学生”、“我真的受不了你了”、“我就知道,你改不了”、“你怎么越来越差了”、“不想听的可以睡觉”、“你要不想学就回去”、“我怎么一点都感觉不到你们年轻的朝气”等语言,对学生产生不良的影响。
教师语言暴力可能使学生因自尊的丧失而彻底否定生命的价值。自尊心是人自我意识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但表现为对个人的自我尊重,而且也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人格。
第二种是同学之间,比如给别人起绰号(对身体缺陷,姓氏等)、公开别人隐私、讽刺挖苦他人、嘲笑他人的生理缺陷等等。但是起绰号并不总是表达憎恶或者讽刺的意思,一部分人认为叫绰号是跟自己关系好的表现,所以也要区别对待。对待不合理的称呼,可以与其沟通,或者以消极、不作为的形式来处理,好事者自觉无趣,也便不再起哄。
第三种是家长对学生,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家长对学生采用诸如“你怎么这么笨”、“真后悔生了你”、“你就这样,长大了没出息”、“再哭我就打死你”、“你太笨了,某孩子比你强很多”、“你笨的要死”、“怎么养了你这么一个东西”等语言对学生进行语言攻击。据美国布尔什海大学的研究员史特劳斯和帕斯查尔共同主持的一项研究指出:从小挨打、挨骂的小孩在智商测验中平均得分为98分,不常或不曾挨打、挨骂的小孩平均得分为102分。可见,家长态度上的温和可亲、语言上的循循善诱有助于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思维发展;而态度冷酷专横、言语粗暴恶俗会阻碍儿童的智力发育。“笨蛋”的谩骂,无异于用“软刀子”把儿童“削”成真正的笨蛋。
3. 危害
语言暴力虽然从表面上不具备暴力的特征,但是它对学生人格心理发展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长期的,不可估量的。它的危害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1、形成“退缩型人格”,即孩子在高压下往往回避问题,回避现实,不敢与人正常交流,容易形成内向、封闭、自卑、多疑等人格特征。
2、形成“攻击型人格”,即孩子在受到“语言暴力”之后,性格变得暴躁、易怒,内心充满仇恨、逆反,为了发泄不满,而对他人和社会采取过激行为,直接影响和危害社会,害人又害己。
4. 背景
据媒体报道说,时下出来一个新词叫做“语言暴力”它引起了我们的注意,据报道说,语言暴力正在困扰着学校中的孩子们。
“傻猪”、“别给脸不要脸”、“换作我楼上跳下去算了”。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多年前公布的“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显示,48%的小学生、36%的初中生、18%的高中生表示,老师在批评自己或者同学时使用过这样的语言。
无独有偶,一个月以前, “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组委会发布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语言伤害”、“同伴暴力”、“运动伤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三大校园伤害问题。其中,81.45%的被访小学生认为,“语言伤害”是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与此同时,一些青少年教育关爱援助热线发现,每逢期末或开学,总有不少孩子或家长打进电话。其中, “语言暴力”是他们反映的几个主要问题之一。
语言暴力用一句话说,就是一种精神伤害。小学生的时候,往往也就忍了;因为觉得老师就跟父母似的,说什么都要得听着。而且有的话还不太明白,听不懂的。有一个老师说:“你等着,我哪一天得上你们家去”。小孩说:“真的?老师,什么时候去?”小孩还以为老师去了是好事呢。其实老师是要向其父母告他的状。有些老师说小孩是“老鼠”什么之类,“爱啃东西”。而小孩却对老师说“我就属鼠的”。其实是他听不懂。小孩小的时候听不懂,经常也是这样的。但是年龄越高,反弹越强烈,可能因为一句话,就会自杀。曾经,我到内蒙去。有一个14岁的男孩,初二,他往老师背上甩钢笔水,为的是报复这个老师,生老师气。这个老师就过来训他,最后一句话说“你是人渣,人渣啊”,在班上啊,结果那个14岁的男孩子,回家就上吊自杀了。 如今语言暴力以是中国教育的一大新问题。
二、原因分析
1. 来源
语言暴力,主要有两方面的来源:一是老师对学生,2000年来,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大大减少,但采用讽刺、挖苦、揭短、当众出丑等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惩罚”的现象却呈上升趋势。二是同学之间,比如给别人起绰号、公开别人隐私、讽刺挖苦他人、嘲笑他人的生理缺陷等等。
对他人实施语言暴力的同学往往最不受欢迎,经常恶语相向的老师也同样令学生很反感。但语言暴力依然盛行于校园,原因何在?
专家分析,语言暴力折射出中国学校教育中方方面面的匮乏与缺失,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综合素质与人文精神方面的问题,也有中国教育制度与教师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一些教师没有意识到教师职业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粗话、脏话等不文明的用语甚
至成为他们的口头禅,偏好以语言暴力等方式取代循循善诱的启发引导。另一方面,教师本身也存在各方面的心理压力,在压力面前,他们往往容易失态。应试教育的压力太大太重,教师有时也需要宣泄,语言暴力只是一种表现方式。教师心理不健康或人格有缺陷,必然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给学生造成师源性心理伤害。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名同学,父母离异,一直跟奶奶一起生活。他将自己的家庭作为一个秘密,不愿和同学讲起。可老师总在有意无意提起这件事,让孩子无比烦恼,心灵受到了很大创伤。有一次,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某某父母离婚了,大家多帮助一下他。”尽管是出于好意,可孩子觉得自己的隐私公布于众,很没有脸面。某次孩子犯了错误,老师又拿这件事来说教:“没爹没妈养的,这么一堆坏毛病。” 同一件事,心情好了就以一种怜悯的口气“关心”孩子;心情不好了,又拿孩子的隐私去刺激孩子,这些都不是孩子想要的。
对此,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士说:“师范教育的漏洞也是语言暴力盛行的一大原因。传统的师范教学只注重课程的教学,而没有设计学生心理呵护方面的内容。”
“语言暴力多发生在新老师身上,一是由于没有经验,二是因为师范毕业的学生大多二十二三岁,小的只有十八九岁,自己还处在青春期的后期,情感漏洞比较大,自控能力差,脾气无法控制,不知道如何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所以有时候口不择言,对学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谈到同伴之间的语言暴力,在这方面,我们的教育也存在缺失。施暴的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施暴,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对他人造成了伤害,所以经常任着自己的性子来,没有考虑到他人的感受,当然,也有些孩子可能是故意的,就是要用他人的缺点、劣势来打击对方。
“施暴者自己其实也是受害者,而且这种伤害更潜在、更久远。”“如果任由其发展,孩子的交往圈子就会越来越小,造成被动孤独的状态。另外,时间久了孩子的攻击性就比较强,会对自己的人生轨迹产生不良的影响。”
1. 警惕
要禁止那些网络语言暴力,因为这是低级的语言快感,有可能让人们丧失起码的道德感和正义心,导致整个社会陷入暴力的恶性循环。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按照原发微博提及量排行,“尼玛”位居网络低俗词语排行榜第一位,“屌丝”“逗比”“你妹”“草泥马”“我靠”等榜上有名(2015年6月3日中国新闻网)。
低俗语言的网络传播度之大,恐怕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连一些输入法都可自动“联想”出来。这也从侧面表明,网络低俗语言的传播并不仅仅是网民的事情,一些网络把关者和网站建设者也在自觉不自觉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这样的事实面前,既要正视低俗语言产生和蔓延的原因,又要理性处置、引导,不能因噎废食,谈低俗语言而色变,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蛮横和霸道心态同样是要不得的。
语言低俗的背后是我国网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偏向于感性,容易轻信表面信息,想当然地对事情下对错的判断,习惯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容易被群体情绪所影响.导致网络文化的游戏性和娱乐性特征与其伴随的语言不仅夸张,而且情绪化和低俗化随意可见。
进一步说,网络语言低俗是当下时代文化趣味粗俗和浅薄的直接反映。不只网民,连一些作家的兴奋点都集中于表达生理快感,文化趣味低级,还不以为然,与艺术趣味相距甚远。这或许是创作的需要,但能不对读者产生影响吗?在低趣味的文化环境中,网友难免乐于效仿,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审美价值的偏离和社会价值观的异化,让粗鄙成为时尚,庸俗成为流行,语言、文化的格调品位下滑跌落。网络语言的粗鄙化、庸俗化与暴力化正是时下文化品位在网络社会的折射。
网络低俗语言不只表现为语言的低俗和低级,更在于其积聚了相当的暴力行为。在一定意义上,网络语言暴力比语言低俗更值得关注。网络语言暴力的危害主要体现为污言秽语和谩骂攻击、人肉搜索和道德审判,当然,也可以说是礼仪原则和伦理原则缺位。社会学家弗洛姆说,个人为了逃避某些责任获得完全的安全,便会隐身匿名加入某一组织或者群体,这样更容易表现出放纵的姿态。如果这种隐匿和放纵是打着正义的旗号,那么个人或群体会因为这种虚拟的正义感无限放大和鼓励自己的行为,导致群体开始跟随他的行为,进而演发成群体暴力。这用来解释网络暴力语言比较合适,因为在广场式的狂欢中,真实身份被隐匿,语言暴力再强烈也可能不被发现,施暴者没有后顾之忧,相反,大显神威,为所欲为。
语言的变化反映着社会风貌与审美的变迁,这是常识。语言的更新发展是不可改变的,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肯定会加入到传统语言的河流里来。对于网络语言的创制、运用与变异流行,不能彻底格式化。随着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语言可能越来越被公众和社会所接受。因此,一方面要认识到“×丝”“×格”之类网络语言可能是语言发展过程中的暂时现象,是公众某种情绪的体现,另一方面要理性对待网络语言,不能无端限制网络语言的发展。堵与疏结合,方是上策。
三、解决办法
在人际交往中使用语言暴力,表明行为人的心理处于不健康或亚健康状态。而自觉使用语言暴力的行为,则是心理严重失衡的表现。有一些人,使用语言暴力是因为自己对受害人存在着很强的优势地位。 学生和老师之间便是如此。由于地位上的差异,孩子们受到侮辱和伤害以后,一般无从发泄,只能将这些情绪积压下来或采取极端的自我毁灭的方式加以反抗。 这不仅是教育的悲哀,更是全社会的悲哀。消极抵制带来的惨痛教训,促使我们更多地去思考如何用积极有效的方式来化解危机。
四、三大盾牌
1. 亮明态度
发生类似事件时,决不能忍气吞声。受暴者应该用自己的态度和行为制止事件的进一步发展。应该告诉施暴者,你这种行为已经对我造成了伤害,无论施暴者是同伴还是老师,都应该大胆提出。
1. 因材施教
如果孩子告诉了家长自己的遭遇,那么家长的态度就显得尤其重要。首先,家长不应教唆孩子“以暴制暴”。有些家长告诉孩子要强硬,别人怎样欺负你,你也怎样欺负他。其实,这是一种不可取的方式,会使孩子的人际关系变得恶劣起来。其次,也不要让孩子一味忍让,比如告诉孩子“忍了吧”,“算了吧”,这样会造成孩子性格上的懦弱,以后遇到什么事情都不敢反抗,从而长期陷入一种“被动挨打”的局面。
正确的态度是,家长应该积极得帮孩子分析孩子自己的责任。以要分析受暴者,是不是
自己做事本身存在问题,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因此遭到别人的“隐形报复”。二也要分析施暴者,很多时候,孩子在学校的暴力是家庭人迹关系的一种反映,比如孩子家庭就是这样的一个环境,粗话连篇,恶语相向,孩子在学校不自觉就无意伤害了他人。另外,在家里特别受压抑的孩子,就是所谓家里的乖孩子,自己的某些恶劣情绪就会在学校得到释放。疏导危机
孩子在学校受到了伤害,还可以向心理老师求助。在这种状况下,心理上的缓解是很重要的,因为这种事情在现实中真的很难避免,所以理解孩子的感受,教会孩子如何从心理上化解潜在危机显得尤其重要。如果孩子心理上长期得不到缓解,积郁久了,可能会导致更多悲剧事件的发生。
五、专家看法
1. 避免“激将法”
所谓“爱之深、恨之切”。生活中,大人们以为骂孩子是为了他们好,是对他们负责的表现。他们以为孩子还小,挨了骂之后不会记在心上。还有一些家长和老师认为用语言“激将法”可以使孩子幡然悔悟,积极向上,于是“坏孩子”、“笨死了”、“你一辈子也不会有出息”等恶语便不加思考地抛向孩子。殊不知,这样做往往事与愿违。因为,孩子天性纯真善良,他们幼小的心灵最容易受到伤害。这些极端的话语会重重刺伤孩子稚嫩的心灵,伤害了孩子的人格尊严和自信心,甚至给孩子一生留下不可抹灭的阴影。有些孩子甚至因此结束自己年幼的生命。
据专家调查和研究发现,孩子的自我认识水平很低,他们主要是根据别人,尤其是心目中崇拜的老师或父母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如此一来,上述这些具有“权威性”的评价,使他们深信不疑,并且产生严重的自卑感,不知不觉中按“坏孩子”的标准行事,长此以往,就可能变成真正的“坏孩子”了。
2. 鼓励和帮助
成长过程中的孩子最需要鼓励和帮助,要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老师或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注意“口下留情”!尤其是在孩子有不如意的表现时,更要善于寻找其闪光点,激励他继续向前。在这个问题上,爱迪生的母亲是值得我们效仿的榜样。爱迪生在小学期间被当做“捣蛋大王”开除了,甚至被校长称为“干什么工作都一样没出息的人”。但他的母亲坚信爱迪生是个人才,她亲自给他上课,支持他搞试验,终于培养出了享誉世界的大发明家。
因此,作为老师或是父母,应该学会给孩子以公正的、催人奋进的评价,千万不要使用“语言暴力”,这样才有利于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改正缺点,才能为孩子敲开成功的大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