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看心理1

2019-09-11 03:58:52 松果小编
最近大电影的家非常的火,老师也去看了。除了喜欢他中国风的画面,喜欢它非常有趣的情节之外,从这个电影当中,老师也看到了很多跟心理相关的内容。 所以接下来这一阶段老师会通过这部电影跟大家去探讨一些有关于心理方面的内容。 先说一下哪吒的人设,哪吒的人设是魔丸。从这个人设上面,看得出来,其实哪吒所代表的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些混世魔王的熊孩子。 因为陈塘关的人知道哪吒的出身,所以对哪吒是有很多的抗拒,包括妖魔化这个孩子,拒绝自己的孩子与哪吒玩,而他的父母在初期也是把这个孩子关闭起来,封闭起来。所以在前期我们能看到这个孩子的孤独,以及他的熊孩子特性。 而哪吒也是各种想办法逃出来,逃到镇子上,百姓们所担心的,魔丸魔性大发,其实根本就没有出现。即使哪吒重现在镇子上,或者说跟小朋友之间的恶作剧,更多的能看出来,他只是想跟人玩。 在电影的前半部分,其实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一个非常孤独的小孩。他看起来很臭屁,很傲娇,很不可理喻,但是只是独独的跟母亲踢个毽子就能让他非常的高兴。 他不能够理解,为什么大家都怕他?为什么没有小朋友跟他玩?为什么父母要把他关起来?为什么母亲每天斩妖除魔,而父亲一整年都不露一面? 所以他有一种无所谓的,很混蛋的态度但面对所有人。所以在大众的眼里,他只是一个非常混蛋的熊孩子。 而这一切都是他的面具,他不敢期待关心,不敢期待朋友,哪怕找一个人跟自己踢毽子都是奢望,他害怕受到更深的伤害。 而说到这里,大家有没有想到自己身边的某些人,某些熊孩子。 我们见到过太多非常的苦恼自己的孩子不听话,说什么他都已经无所谓了!真的他们不懂事吗?其实出现这样的情况,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他们受到了太多的伤害了,开始学着一种非常防备在面对这个世界。 对于一个孩子甚至是一个成人来说,对于爱的期待都是毋庸置疑的。缺少爱与关心的环境,真的会摧毁一个人。 我们每个人身边其实都有这样的人,缺少爱与关心,孤独感,自卑感强烈。他们对外的表达好像总是不那么顺畅,他们好像在抗拒很多东西,他们有的时候也非常的情绪激烈……而很多人这样的情况是从未成年时期就开始的。 所以在心理关怀方面,我们要从未成年人就开始。给予他们爱与关心,给予他们所需求的东西。让他们内心当中的那个最纯粹的部分得到抚慰,得到满足。让他们在一个健康的心态中成长。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