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
2019-08-31 09:28:12
松果小编
心理学上是指气质中指向性的一种,人的言语、思维和情感常指向于内者为内向,表明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占优势。
内向性格描述为:安静,离群,内省,喜欢独处而不喜欢接触人。保守,与人保持一定距离(除非挚友)。倾向于做事有计划,瞻前顾后,不凭一时冲动。日常生活有规律,严谨。遵循伦理观念。做事可靠。很少进攻行为,多少有些悲观。焦虑、紧张、易怒还有抑郁。睡眠不好。具体表现与受教育程度、个人经历、生活环境诸因素有关。属于中医‘气虚 ’体质。
内向特征
外向者:外向者的能量来源于外部世界——如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形形色色的人们、不同的场合和事物。他们是精力的挥霍者,长时间的置身事外、沉思、独处,或是只与另一人呆在一起,难以使他们感觉兴奋;他们对社会的展示较多——他们爱社交、活跃、开朗、自信、勇于进取、对周围一切事物都很感兴趣、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
内向者:内向者的能量多来源于自身内在世界——如思想、情绪和观念。他们善于保存精力,但他们容易受到外部世界的刺激,并体验到不舒服的"刺激太多"的感觉,由此他们需要限制自己的社会交往,以免被过分消耗。他们并不一定就是安静或孤僻的,但是他们的注意力在自己的头脑内部,他们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常常沉浸在自我欣赏和陶醉之中,可能缺乏自信、易害羞、冷漠、寡言、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
形成原因
(1)天生的内向性格
(2)由于自我意识十分敏感而产生对人的"紧张症"、"恐怖症",如有的中学生与异性接触时,过分强烈地意识到对方是异性,内心慌张,造成情绪紧张过度,陷入尴尬局面。
(3)家庭背景和封建的社会观念往往是造成内向性格的主要因素。内向者的父母常属于较为冷漠的人,他们深信如果要使孩子有高度的服从性,身为父母必须与子女保持一定的距离。其实这是一种对孩子人格的扼杀,让孩子失去了这个时期应有的天真、活泼,造成以后成长为一个精神不完全的人。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应该是阶级关系,不应该存在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而这层阶级关系中有的是父母满满的爱和无私的奉献,这也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和母亲应该做的。只有让子女感受到父母的爱和无私心的奉献,子女以后才会成长成为一个精神健全的人。以后子女才会爱父母、爱他人。而讨厌和错误会成为一种恨,恨会让你爱的人,不尊重你。
一位内向者说:"小时候,爸妈从来不鼓励我有好奇心,他们对我的问题不是嗤之以鼻,就是叫我少管闲事,做好分内的事。"家长不鼓励子女去结交朋友,或参加任何课余活动,他们认为这类活动会使儿女"分心",对正常的学习失去兴趣,所以在踏入社会之前,青少年的生活圈子只限于学校及家里。在缺乏与人沟通的环境里成长的儿童,对于一般社交技巧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的,他在刚踏入社会做事时,无意之中得罪了一些人,而这些人对内向者所表现出来的反感,使他从此不敢再尝试与别人沟通,同时完全退缩入自己的个人世界。
(4)与经历有关性格是人在生活实践中,在人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人的生活环境,具体地讲,就是人的家庭、学校、工作等,人与环境关系发展的过程便是经历,经历也是性格形成的条件。
性格特点
内向型的人,配合主体而思考、感觉、行动。关心完全用在主体,以主体为优先。所以,这种人容易受主体的影响制约。
在感知上
内向型:①观察较为被动,但更为细致;②能够分析;③感受精确性较高;④带有解释性;⑤情绪反应较隐蔽
外向型:①能主动观察,速度较快;②带有概括性;③反应较快;④带有记录性;⑤有明显情绪反应
【内向的人心思细腻,善于分析和解说;外向的人心思粗线,情绪化和机敏。】
在想象力上
内向型:①想象具有深度;②想象内容多为浪漫的,忧郁的
外向型:①想象具有宽度;②想象内容多为积极的,阳光的
【内向的人思想深邃,悲观;外向的人思想快活,乐观。】
在思维上
内向型:①善于独立思考;②思维比较集中;③思维具有方向性。
外向型:①善于提问;②思维比较发散;③思维有弹性;
【内向的人善于独处,外向的人善于集体交流。】
在记忆上
内向型:①长期记忆占优势;②记忆具有连续性
外向型:①短期记忆占优势;②记忆具有独立性
【内向的人智商普遍偏高;外向的人情商普遍偏高。】
在处事方式上
内向型:①分析力较强;②做事效率较高
外向型:①行动力较强;②做事速度较快
【内向的人细心而有条不紊,外向的人粗心但行动力高。】
在思想上
内向型:①能够看到事物阴暗的一面,具有批判性;②善于创造内在刺激
外向型:①能够看到事物乐观的一面,具有积极性;②善于接受外在刺激
【内向的人思想理性敏感;外向的人感性坚强。】
优缺点
很多人陷入社交的烦恼,害怕人际关系,胆怯,退缩,自认为是内向的。其实他正好缺少内在的精神指向,内心根本就没有快乐,期待被别人喜欢认同来快乐,这样的人恰好是外向的,也恰好缺乏内向的心理能力。
如何与人交往
1、挑选合适的社交环境
2、挑选合适的社交目标
3、要有自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