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2019-08-23 13:53:52
松果小编
如何给孩子立规矩?
在给孩子立规矩时,既要保持父母的自尊,也要保持孩子的自尊,规则既不能专断,也不能反复无常,而是要有教育意义,有助于塑造人的品格。
1.给孩子立规矩时,信号要明确。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将“行为的界限”进行如下划分。绿灯区:包括我们希望并且认可的行为,这些行为的发生会得到父母的肯定和鼓励,甚至还会给予奖励。红灯区:包括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必须禁止的行为,如危害家庭利益、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法律法规禁止的行为,以及社会伦理道德所不能接受的行为。黄灯区:包括不被认可,但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可以容忍的行为,这种特殊情况可能是:初学者,还不会,容许失误;特别紧张、压力特别大的情况下,允许失误。
2.立规矩的同时,要指明方向或给出理由。
当我们对孩子的行为实施限制时,必须清楚地告诉他们:什么是可接受的行为,什么替代行为是可接受的。
3.制定规矩时,一定要全面。
规矩一定要全面,不能部分限制,或程度上限制某个行为。
4.规矩一旦订立,就要严格执行。
规矩一旦订立,将不容许改变,无论时间、地点、对象怎么变化。
5.有些规矩,需要提出惩罚和奖励。
立规矩的时候,我们最好能把遵守的奖励和违反的后果明确地讲出来。
6.做出限制时,语气一定要坚定。
这样会传递给孩子一个信息:这个禁令是真的,我是认真的。做出限制时,如果父母的话模棱两可,就会陷入无休止的争论。犹豫不决的、笨拙的限制是对孩子的一个挑战,会引起关于意志的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谁也不会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