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孩子爱顶嘴是好事,值得鼓励!

2019-08-14 19:09:56 松果小编
我们曾在后台收到了这样一条留言: 老师,我最近很焦虑很难过。 我是一个全职妈妈,孩子的爸爸在外地上班,一个月就回来一次,平时都由我来照顾孩子,但是觉得孩子最近老是针对我,给我顶嘴,说什么都不听,让我很头疼。 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的老公就经常说话特别直,从不会夸别人,经常说我笨,说我照顾不好孩子,而且每次都是当着孩子的面说,我觉得孩子现在长大了,就会模仿,也经常针对我,我本来就是一个很自卑的人,通过这样说我让我有点受不了。 上述来访者在怀孕后就辞掉了工作,做了一个全职妈妈,孩子平时的饮食起居都是她一个人承包。 出于望子成龙的心态,她给孩子报了很多的补习班,但因为孩子做事比较慢,就会经常催孩子。 最近发现孩子老是和自己顶嘴,还会说一些比较伤人的话,让她感觉很不舒服,于是过来做心理咨询。 孩子的顶嘴,是“自我”发展的表现 德国心理学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曾证实:“隔代人之间的争辩,对于下一代来说,是走上成人之路的重要一步。” 其实,每个孩子都会经历和父母“对着干”的这一阶段,来完成自己成长的重任。 只有经历过“顶嘴”阶段的孩子,才能逐渐成为“独立自主、有勇有谋”的自己! 很多时候,家长们会认为孩子顶嘴,不过是在为自己的错误行为申辩;实际上,孩子这种敢于表达“自我”的顶嘴并不可怕,不允许孩子“说不”才是真正的可怕! 德国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两岁到五岁的孩子分成两组,其中一组的反抗性比较强,另一组的反抗性比较弱,一直跟踪观察到他们的青春期。 实验结果发现:那些在童年时期具有反抗倾向的孩子,84%的人意志坚定、有主见,且有较高的独立分析和决策能力;而那些反抗性比较弱的孩子,仅有26%的人意志坚定,其余的74%都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不能快速做出决定,且不能独立承担责任。 所以说,相比较爱顶嘴的孩子,那些不能清楚表达内心想法的孩子,才是家长们应该担心的。 当然了,允许孩子顶嘴,并不是说允许他无礼和放肆,还要教会孩子好好说话! 面对孩子的“顶嘴”,应该怎么做? (1)允许孩子做辩解 有一次孩子在吃雪糕时,孩子爸爸走到跟前咬了一口。孩子立刻很生气的说“不行”。 这时候孩子爸爸也有点生气,说:“为什么爸爸吃一口都不行?” 孩子解释道:“因为我感冒了。” 就是因为允许孩子做辩解,我们往往能够听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答案。 (2)重视孩子“顶嘴”背后的情绪 顶嘴背后的情绪是我们应当要重视的! 当孩子歇斯底里的顶嘴时,他们或许是因为委屈、或是因为愤怒,也是单单是对你行为的不满。 他们看似不懂事的顶嘴,其实却在呼唤着被关心、理解和信任。 儿童心理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要让孩子把脾气都发完,而不是去阻止他们发脾气。发脾气这件事本身是无害的,阻止才是。” (3)寻找“双赢”的解决办法 比起让双方都不满,不如在孩子顶嘴之前经常问问TA:“如果我不同意,你还有其他的意见吗?” 这样做,会让他们有被尊重的感觉,并让双方在有效沟通的过程中,更加理解对方的想法。 家庭是个人成长的第一所学校 家庭是少年儿童学习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他们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个性特征和道德面貌有许多是在家庭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换言之,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是第一责任人,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众所周知,“养不教,父之过”,“子不学,师之惰”,可见,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并直接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 家长的很多行为都是在原生家庭中习得的,而这些行为可能是无意识的,改善原有的习惯,跟孩子更好地相处,这样才有利于孩子更好地成长。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