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和谐的秘诀

2019-07-23 15:26:11 松果小编
日前,几位心理学同行闲聊,讨论选择伴侣的标准,有人主张选择性格脾气相同或相近的,也有人主张选择相反或者互补的,各有各的依据,还举出心理咨询案例为证,但是,最终还是谁也说服不了谁,争论得很激烈,甚至到了面红耳赤的地步。 争论之余,大家都若有所思:婚姻是否幸福真的是完全取决于性格吗?如果不是,那最重要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当时,我借用了许又新教授的一句话--“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是开放接纳的心态。”来说明互相接纳在伴侣关系中的重要性。讨论结束之后,意犹未尽,我想起了我们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又想起了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五项原则最先是周恩来总理于1953年在会见来访的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几十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国际友好合作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已逐步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是孔子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孔子认为: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坚持原则,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而且不讲求原则,只是出于个人利益考虑,表现的与别人很一致,事实上,他却不可能与别人保持真正和谐融洽的关系。 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不同的合作伙伴,合作时间有长有短、关系有深有浅。夫妻是一生中合作时间最长、关系最深、对幸福程度影响最大的合作伴侣,自然就会受到人们的格外重视,古语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一个“修”字深刻揭示出个人的幸福不仅仅与自己的长相、学业、工作、能力、财富、成败、性格、脾气有关,还与自己的民族、家族、家庭、成长环境、社会文化、成长经历、经验系统、价值观念、人生理想、人生目标等等息息相关。 故此, 个人认为, 夫妻关系的关键, 或者说选择伴侣的标准,并不在于“同”与“不同”,而在于是否“相和”,请注意,这里所说的“相和”,是指人的内在修养及其在人际互动中的综合体现,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这与算卦相面、生辰八字中的“和”字毫不相干。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一书中介绍过这样一种婚礼习俗:这种婚礼既没有锣鼓喧天,也没有海誓山盟,而是在村里的麦场上放置一根粗大的树干,婚礼主持人安排准备结婚的新人分别站在树干两边,然后给他们一条大锯,要求他们密切合作,一起把树干锯断。如果两个人合作默契,除了辛苦一点,锯断树干并没有多大的困难,但是对于力量技巧相差悬殊,又不懂得合作的人,就会状况百出:力量大、脾气急的人往往想多付出一些劳动,要么是把锯拉过来之后,又用力气往回送,想让对方省点力气,这往往很容易把锯条折断;要么是自己把锯条拉过来,又跑过去到对面,再帮助对方拉锯条,慢慢地,就成了他自己的独角戏,不但自己疲惫不堪,还会让对方感觉到无奈和愧疚。出现这种情况,主持人就会认为这两个人目前还不适合进入婚姻,奉劝他们去学习夫妻合作之道,或者另寻合适的伴侣。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