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打拼01-刚进公司,比起如何说好话,学会“听话”更重要
2019-07-20 15:42:02
松果小编
首先,我们来说明一下什么叫“会听话”,为什么刚进公司“会听话”比“会说话”更重要。
在进公司第一年,真正让你主动发言的时间并不多,大多数时候是听别人指导怎么做。也就是说,没必要自己去制造话题尬聊,或者绞尽脑汁去想怎么说漂亮话。
这个时候要想给初次见面的同事或者客户留下好印象,让人觉得“你是个信得过的人”,就需要学会听别人说话。
作者举了个例子,比如客户向你抱怨“之前从贵公司采购的产品很不好用啊,操作起来让人着急。功能A的确是方便,可能是新功能吧?但是功能B,一用就报错,特别费时间。忙的时候老出这种状况,想想可能之前那家产品要好一些,你这个我还是退货吧。”
遇到这种投诉,没经验的朋友可能第一反应是一个劲儿地道歉,说“实在不好意思,您能不能再考虑一下呢?”,但这样听到的人感受不到你有认真在听取他的反馈,反而会加深别人想要退货的想法。
正确的做法是,归纳对方所说的要点去进行重复,比如这样说:“给您添麻烦了,很抱歉。您指出的问题是,尽管A功能很方便,但B功能报错多,浪费时间,对吗”这样一来,对方就会感受到你在认真听他讲话,有被重视的感觉,反复几次,对方才会想“要不再考虑一下?”
所以说,会听话,就是仔细听别人说话中表达的要点,自己进行归纳和重复,以此表达你认真听话的态度,来获取别人的信任,制造更好的沟通机会。刚进公司第一年,很多人会不自觉像面试一样展示自己的长处,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里要告诉大家的是,作为新人,自己的意见,对方想听的时候再说为好。除非对方希望你积极主动发言,否则,就先听别人说。附和别人的话,可以让你避免出现措辞不当的情况。
但附和也是有窍门的,不是简单的重复。这个时候就需要你记住两点,一是用音调的抑扬顿挫或强弱变化,来给人不同的印象,比如同样说“是的”,高兴和低沉的语气说出来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二是,附和也好,点头确认也好,一次就够了,别像啄木鸟一样哒哒哒念个不停,否则容易和对方的声音出现叠加,用作者播音行业的术语叫“串音干扰”,几乎就是打断别人说话了,很不礼貌。所以你看主持人在进行访谈时都会听嘉宾讲完再说。
说到打断啊,你会不会在对方说话时不经意间插话“这我知道”“这我明白”?但切记,就算你知道或者你明白,也不要打断对方。被打断,任谁都会不舒服,还会让人觉得你是个狂妄且没有耐心的人。但如果你的确不想再继续话题或赶时间怎么办呢?你可以用态度而不是语言去告诉对方。比如不再看他的眼睛、停止记笔记或是不再对他的话做出反应等,都可以暗示对方结束发言。
刚刚提到记笔记,这是个好习惯。即便和人聊天的时候一开始没记笔记,也可以在谈话中途拿出笔记本问:我可以记一下吗?这样别人就会觉得你是个认真的人,而自己说的话有价值。不管有没有真的记录什么信息,这个举动会让对方感受到你的重视。此外,被叫到办公室,也一定要带上笔和纸,不然上司可能会想“我的指示你记得住吗”,做记录既是一种尊重,也可以避免遗漏信息。平常如果受到别人夸赞,尤其是第一年的时候,也可以拿个小本子多记录一下给人留下好印象的表达。记录下来有个什么好处呢?当你想让自己的方案、想法能够顺利通过时,好的表达方式能给作为新人的你加分,让领导听着舒服,听得进去。
还有哪些方法是和上级沟通时让他觉得“舒服”的?作者强调,有些敏感词是一定要记住的。比如“明白了”“知道了”“受累了”,这种上级语气的词,领导听了是不会很舒服的,还是不说得好。当被问到“你那个资料做好了吗?”其实是在提醒你时间有点晚了,如果这时候你回答“正要做”等于是火上浇油,而如果回答“基本”“大致”“快好了”,则会给人敷衍搪塞的感觉。所以这时候最好告诉他具体的交付时间。
“会听话”不仅仅是听别人说话,还要会听自己说的话。每个人都有口头禅,在正式环境交谈中可能会不经意带出来。作者介绍了一个自己实践很有效的方法,叫“想象打字法”,想象脑子里有一个电脑键盘,把想说的话打出来,一个字一个字的来,这样语速会变慢。这样就能清楚意识到自己是否使用口头禅,提醒自己少用。也可以用手机上面的语音输入来练习。当然,最直接的,你可以问问周围的人你有哪些口头禅或者让人不是很舒服的表达习惯,坦率接受同事的意见可以让你在上司和客户面前少出错。
好了,以上为你讲述的就是,刚进公司要学会“听话”,善于倾听,才能知道在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样的话。我们讲了6个方法,针对听别人说话,主要是这5个:
一、归纳和重复他人讲话的要点;
二、巧妙附和别人的观点;
三、礼貌地终止谈话;
四、用记笔记的方式以示尊重;
五、和上司说话规避敏感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