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演讲能力

2019-07-16 09:10:59 松果小编
如何提高演讲能力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在职场中叱咤风云,其中有一项非常重要能力,公开表达能力,通俗地讲就是演讲的能力。 我们先来看几个问题,评估一下自己,如果你的情况符合,可以打个钩:(多选) 1.你能完成各项工作,但汇报时却总草草结束; 2.在公开场合,你基本不主动发言; 3.有公开演讲的机会,你会躲起来,让给别人; 4.演讲前一天,你会失眠; 5.演讲时你总是忘词,或者词不达意; 6.演讲中,你80%的听众都低着头,兴致索然。 如果你打钩的超过3项,你可真得好好提升下演讲能力了。 我们讲讲关于演讲的三个标准,帮助你检视自己的演讲能力。 演讲第一个标准:愿意听 这是一场演讲的及格线,在这个阶段,你的目标是让听众愿意听下去。 首先,要有把零散的信息点,整合到一个特定框架里的能力。“会做不会说”是职场人永恒的痛,你明明能很好地完成了工作,汇报起来却是不知所云,抓不住重点,很是可惜。 有个很简单的公式能帮助到你,FFA公式: ☞ 第一个F是fact,讲事实,就是发生了什么。 ☞ 第二个F是feeling,说感受,这件事给我带来了什么感受。 ☞ 最后的A是action,去行动,根据前面描述的事实和感受,接下来我要采取什么行动。 三步走,你就进行了一次完整的演讲。 有了完整的演讲后,需要用一个好的切入点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所以,你必须得到进入他们脑海的钥匙,而这个钥匙是:与他相关。 一些技术出身的演讲者在做产品介绍时,经常会说:我们用最新的技术升级了摄像头,推出了这款性价比超高的手机。 但“最新技术”“性价比高”对于听众而言都是模糊的概念,他并不能第一时间感受到这个产品的厉害之处。 要让听众感兴趣,先教你一个特别好用的说话方式:别人想听的+你想讲的。 比如刚刚的话,就可以这么表达: ☞ 很多用户会抱怨在千元机价位买不到性能越级的手机(别人想听的); ☞ 所以我们首次把4800万像素摄像头带到了这个价位(你想讲的)。 当然,针对不同人群,要学习和思考如何找到他们的关注点。 演讲第二个标准:记得住 对于演讲,即便已经有了一定演讲经验的人,依旧会陷入一个误区,就是:把演讲时长等同于影响力。 就好像很多人在做内部分享时,恨不得把所有的干货都整理出来,总觉得这样才是一场让听众觉得有价值的演讲。 但艾宾浩斯曲线告诉我们,人们的遗忘进程很快,即使你的演讲内容干货十足,到了第二天,也会被遗忘至少75%。所以别去和规律对抗,要做的是去丰富那25%的内容,它们才是让别人记住你的关键。 你要学会讲得更少,让听众记得更多。在演讲中,专注于你核心的部分,不断做总结,不断做强调。 使用演讲的“记忆钉子”可以很有效地帮助到你,这些“钉子”就是金句。很多人会觉得金句可遇不可求,但其实金句可以被设计。 金句=内容的总结+有节奏的语言+引发情绪的共鸣。 罗永浩的演讲有一句广为流传的经典句:我不是为了输赢,我就是认真。 又如,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金句结构:使用关联词。 关联词使得本来平铺直叙的语言,变得有冲突感,而冲突感就能触发情绪。 演讲不是目的,影响力才是。如果他是这样表述的:演讲的目的是为了扩大影响力。两者对比,哪句更能直击人心? 打造金句的过程离不开模仿,但你不能止步于模仿。拥有独属于自己的金句合集,是不断练习和创作的结果。 除了金句,另一种被验证过容易被大脑记住的元素就是故事。一个能够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包含6个要素:人物、冲突、改变、对白、细节、数据。当你在为演讲设计故事时,记得检查下,这6个要素是否都在。 而后,恭喜你,你将得到一场80分的演讲。 演讲第三个标准:能传播 一个演讲人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你的听众在经历某件事情时,会回想起你之前和他讲过的某个观点。你会感觉到,你的思想被实体化,像一颗种子长成大树。 但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要有引发共鸣的能力。 很多时候,大家愿意在朋友圈里转发一篇文章或者一个演讲,是因为这个人说了我想说的话,而且他说得比我好。 演讲大师乔布斯,就曾经提到过一个引发共鸣的黄金圈法则。 普通人在形容一件事时,习惯用从外向内,从清晰到模糊的思考方式,即: 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而乔布斯会将这个模型反过来使用,将可以被认同的核心理念放在最前面。 比如,在苹果电脑发布会上,他是这么说的: ☞ 我们做的每件事是为了创新和突破。(为什么) ☞ 我们面临的挑战是使产品设计更友好。(怎么做) ☞ 我们做出了一台最棒的电脑,所以你想买吗?(做什么) 因为“做什么”,更偏向于逻辑分析。而“为什么”,偏向于情感,更容易击破心理防线。 古人也有引发共鸣的公式。《鬼谷子·权篇第九》曾讲过:与贵者言依于势,与富者言依于高,与贫者言依于利。 简单地讲,和比你厉害的人交谈要讲趋势,和比你有钱的人交谈要讲境界,和刚入行的人交谈要谈金钱。 大家多思考,多练习,自然就会逐渐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和感染力!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