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读完了
2019-07-16 10:01:10
松果小编
曾有人说,读书读到每一个注释中的细节的程度,就算是把书都读完了。这的确是好事,但不能完全成立,比如,假如注释又引发了心中的好奇,乃至于又要读下一本书呢?
另外,德高望重的金克木先生写过一本书,就叫做《书读完了》,纵横捭阖地论述了应当如何从整体结构上去读书、去把握知识。其主要观点是要走到知识的源头去,而人类知识的源头无非都是几千年来被一些伟大人物的理论所框定的。从金先生亲自去过印度圣地鹿野苑学习,就知道他践行这个理论是认真的。
以上两者,都是高论。然而我还有一论。便是,所谓书读完了,这样的最高境界,在于通过读书而获得了永远也读不完的境界,是名为真正的“书读完了”。永远也读不完,才是真正的终极状态。我们可以证明这一点。
设,佛是人以上的最高境界。那么,佛有三不能,一就是众生度不尽,二是无缘不能度,三是定业不能转。既然佛的主要工作就是度众生,而却又度不尽众生,那么,一个人就算以读书为职业,却又永远都读不完书,就更是必然的事情了。
而且我们还发现了其中的奥妙之处,就在于,正因为他是佛,他已经到了最高境界,所以他才有资格众生度不尽,否则,假如,他自己就是一个众生,还有无边的烦恼,那么能度一个两个已经不得了了,总有度尽的时候。同样,正因为你已经达到了读书的最高境界,所以才有资格永远读不完书,否则,知识和兴趣都受到局限,读一本两本就觉得是读完了。这在现实生活中也得到充分的印证。永远是读书最少的人,觉得自己已经都读完了,不用再读什么书了;而读书越多的,反而觉得还有更多的书在那里等着。所以你说,谁才是真正的“书读完了”?
以上,我们将“佛是人以上的最高境界”做为基本公理,是为了说明这套逻辑;现在即使不以它为公理,运用这套逻辑我们也可以推出同样的结论,大家可以自己推导。
因此,我们得出,所谓一个人“书读完了”,是指他拥有了一种永远都在读书、永远都读不完的境界。这个境界并非轻易可以得到,因为没有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必然将书看成实体,一本一本具有功利性地啃阅;而达到这个境界的人,他已经完成了那个功利性的过程,书对他而言已经是一种随时取用的虚体。他表面上两手空空,好像不需要再读书,这是他“书读完了”的体;而他实际上又与整个知识界联系在一起,随时都能够开读一本或多本书,并且能够轻易整理出其中的结构与密码,这是他“永远都读不完”的相。
以上便是我们的论证。最后,我祝你的书读不尽,正如你的钱用不尽、友会不尽、事做不尽、佛学不尽、众生度不尽。是为真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