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小常识之逆反心理

2019-07-11 22:17:09 松果小编
逆反心理,也称逆向心理和对抗心理,是指一个人为了维护尊严,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抑制和否定的一种心理状态。例如,有些人处理问题常持有“你不让我这样,我偏要这样做”的态度,这种与主导者所提出的不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意志,以反相的心理状态来处理的行为,就来自逆反心理。 产生逆反心理的原因有以下三种: 1.缘于自我价值保护 人的自我价值有一个热爱生活、追求生活意义的心理根基,任何一个人都不能接受自己无价值的妨碍,在态度或行为上抗拒外界的劝导和说教。这种逆反心理原因称为“自我价值保护逆反”。 很多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之所以失败,其主要原因就是不顾及孩子的自尊心,不管在什么场合,只要看到孩子有什么不对,就劈头盖脸地一顿训斥。在这种情况下,会让孩子感到丢“面子”,自我形象和自我价值受到贬低与损害,所以就遭遇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2.缘于过度刺激 对于超过对自己承受力的某种刺激采取拒绝或逃避,也是人本能的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反应。任何人接受的某种刺激都是有限度的,如果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长,都会引起心理极度烦躁或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经常发生在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当中。例如,当孩子考试没考好时,父母会不厌其烦地对这件事做反复的批评,致使孩子从内疚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反抗心理和行为。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要适可而止,或是考虑变换一种方法。 3.并不可信的遮遮掩掩 现实中,对于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产生更强烈的探究欲望。比如,性;比如,需要隐瞒的事实。 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越是想把一些事情或信息隐瞒不让他人知道,就越会引起他人更大的兴趣和关注,导致他人对你隐瞒的东西充满好奇和窥探的欲望,千方百计试图得到这些信息。 很多专家逐渐认识到,由于禁果效应的存在,关于性的知识不应该对青少年讳莫如深,这样反而使他们对性充满好奇心,从而因不能正确地理解性反而走向迷途。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