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为孩子对天线宝宝说“不”么?

2019-07-01 12:20:27 松果小编
你会为你的孩子对天线宝宝说“不”么? 从《天线宝宝》和对它的“指控” 略谈学前幼儿的语言认知发展教育 《天线宝宝》作为曾经风靡一时的学前幼儿节目, 除了高收视率和良好的周边产品发展外, 西方传媒、教育界等对其的质疑与纷争一直不断。 而这其中究竟是什么主导着两极分化的拥护者和质疑声, 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与方法论相结合, 为您还原《天线宝宝》背后的真相。 1997年3月31日,一个旨在面向学龄前儿童的儿童节目《天线宝宝》取代了先前同时段播出的人气儿童节目秀Playdays(Boehm21),由BBC公司出品并在BBC2播出。一年前,这个长达260集(28分钟)的幼儿节目,由Ragdoll公司承制的这个幼儿节目,官方提供的目的收视对象为12个月-5岁的学龄前幼儿。 “《天线宝宝》不是教育节目,和《芝麻街》或大家都知道的很多儿童节目不一样。《天线宝宝》只想呈现孩子在游戏中学习、发展的有趣经验。这个节目也是根据这个想法发展出来的。” (Ragdoll节目经理:NickKirkpatrick,1997) 《天线宝宝》曾被世界各地的主流电视广播公司播映,其中包括美国公共电视网、韩国放送公社电视二台(KBS2TV)和中国中央电视台等。粗略统计,它已经被113个国家和地区引进,并被翻译成45种语言播放(朝鲜国家电视台也曾引进播放)。主要开发者AndrewDavenport为其撰写365个故事,意在全年无间断播放。 主人公为四个虚构的,并在节目中用无具体含义及婴儿性语言交流沟通的,分别名为TinkyWinky(丁丁),Dipsy(迪西),Laa-Laa(拉拉)andPo(小波)的学步幼儿人偶形象。他们住在一片包含其他小动物(兔子、鸟等)也寄居的美丽的大草地上,主要住所为草皮状圆形穹顶建筑。 其他角色包括Noo-noo(努努:蓝色吸尘器)和会说话的广播扩音器。节目通常在旁白的介绍中开始及结束,制作方也历时多日,拍摄了全英近10个育幼院的教学场景,而这一部分内容,会在节目中以接通信号后,由天线宝宝肚子上的电视显示屏播放(Cowart,2003)。 人物分析 TinkyWinky(丁丁) 丁丁是第一个天线宝宝, 同时也是年龄最长、体型最大的一个。 官方定义及配音为男性,紫色, 头顶有一个呈倒三角形状的天线标志。 最引人注意的人是他时常携带的红色手提包。 Dipsy(迪西) 迪西是第二个天线宝宝, 肤色比其他天线宝宝更黑一些, 开发者解释迪西是一个黑人幼儿。 官方定义及配音为男性,绿色, 头顶有一个呈量油尺(dipstick)状的天线标志, 而他名字的由来也正是天线形状形似物的谐音。 他经常会戴着一个乳牛斑纹的帽子。 迪西是四个天线宝宝中最固执的一个, 也是经常在团队中提出反对意见的一个。 Laa-Laa(拉拉) 拉拉是第三个天线宝宝, 她是其中最喜欢唱歌跳舞的。 官方定义及配音为女性,黄色, 头顶有一个曲线状的天线标志, 她最喜欢的东西是一个橘色健身球。 拉拉是四个天线宝宝中最贴心和sweet的一个, 她会时常关怀照顾同伴。 Po(小波) 小波是第四个天线宝宝, 她是年龄最幼,体型最小的一个。 官方定义及配音为女性,红色, 头顶有一个一般吹泡泡时使用的圆环状天线标志, 时常踩着红色踏板车出现, 她通常情况下说话低声细语, 也时常出现粤语或近似口音, 开发者解释迪西是一个广东(或说粤语的)幼儿。 批判评述 ▲ 天线宝宝TinkyWinky(丁丁)这一角色开始接受质疑,最开始是在1997年7月,也就是开播后的四个月左右。文化及学术评论员AndyMedhurst,在发给杂志《TheFace》的一封信中提出对于这一角色的批判性质疑,指出丁丁时常携带的红色手包,外形与女用手提包极为相似(Hess&Mcgarvey,1999)。 美国福音派的保守教会人士JerryFalwell也与1999年发表相似攻击性言论,他进一步指出丁丁这一角色是“同性恋rolemodel(角色模范)”。其在美国国家自由期刊中的撰文,通过引用华盛顿邮报在“出柜与否”的系列报道中(Himmelweit,1998),描述女同性恋戏剧人EllenDeGeneres的“以国家同性恋主要代表的方式出柜”,而风头正劲的角色TinkyWinky(丁丁)却未出柜的文段,来警告家长,丁丁极有可能是对幼儿转变性的同性恋标志/楷模。 而对于这一警告他的解释是:“丁丁是紫色的,而这一颜色正是同性恋代表色;丁丁的倒三角形天线也说明问题(粉色和黑色倒三角形是同性恋标志性符号,源于纳粹政权下男同性恋者在衣服上佩戴的纳粹集中营臂章)”(TheNewYorkTime,1999)。 就在质疑开始的十年后,2007年波兰政府公开表明将对《天线宝宝》节目作出惩罚,事件背景当时,波兰教育部才因解雇宣扬同性恋的老师(Shute,1997),受到欧盟官员的批评。 同年5月,该国儿童权益监督部门代表EwaSowińska在3月28日的期刊Wprost中通过采访声明,天线宝宝丁丁携带的红色手提包,极有鼓吹同性恋的嫌疑。当期刊记者问及具体事宜,Sowińska表示: “丁丁拿了一个女用红色皮包,一开始,我并不知道他是个男孩,我还在想,那皮包真是累赘,后来,我才逐渐意识到,那也许是一种同性恋的讯息”(Easton,2007)。 她表示,将会组织相关心理学家小组跟进调查,讨论这一公众电视播出信息中,是否确实含有鼓吹同性恋的显示。她的声明在当时带来了不小的反应,当地广播电台发起的一则“嫌疑性儿童节目”投票中,有观众更是指出在儿童节目(Winnie-the-Pooh)小熊维尼中,维尼只有男性朋友。 但同年5月,她又进一步发表公开讲话,其调查小组的性学家已研究证实该节目并没有负面引导信息存在。Sowińska也表示自己不再质疑天线宝宝涉嫌宣传同性恋的事件(CBC,2007)。而对于此事件,官方声明回应质疑,表示丁丁携带的红色手提包,只是一个“magicbag”(神奇的包),并没有任何的宣传或鼓吹意味(Chandler,1999)。 ▲ "一部孩子觉得好看的动画片, 或于此同时家长也有同感, 并不能代表它有教育意义和好的引导性。” --Hake,1999 1997年《天线宝宝》播映后,社会各界对其的争议不断。其中较为代表性的人物则是挪威媒体研究员KarinHake,她于1999年发文就该节目质量作出报告。通过针对该节目目标观众做的一些列观察试验,她质疑天线宝宝在各方法论的分析下存在的种种问题(Hake,1999)。 首先在BBC2台的播出后,BBC广播公司和英国每日邮报等主流报刊都收到父母来信,他们表示不满天线宝宝——这一由完全婴儿语言(且无意义、无标准英文发音)的幼儿节目,取代了先前同一时段播出的传统教育类人气节目Playdays(Lilian,1993)。 在当时,从对于《天线宝宝》引发的“传统幼儿教育节目vs潮流幼儿教育节目”的争议,在教育和媒体界都如火如荼地展开。学者和各界人士把重点放在:究竟是传统型教育模式下的早教节目能帮助儿童更好的进行语言开发和发展,还是像天线宝宝这样的新型潮流早教节目棋高一着。而这样的争议早已超越了仅仅单纯存在的“幼儿早教节目”。 事实上,该节目编剧,同时也是开发者之一的AndyDavenport,曾在开始撰写脚本前观看了大量的英国各地幼儿,在早教中心或是育幼院玩耍时被拍摄的录像带。从观察中他得出结论,表示这些学步期幼儿(同时也是该节目的目标观众),对于接受正式的(具体化的,抑或是成人标准化的)信息还为时过早。而取而代之的,他希望《天线宝宝》的开发,能让幼儿在观看后学习语言的基本沟通规则。 2000年,语言学家Davenport针对该论点提出:“沟通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局限于标准化的语言模式熏陶。”同时,他表示对于一些相关天线宝宝节目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论点的愤怒,他认为节目中的天线宝宝在沟通时的语言是在幼儿早教发展史上极有意义的突破,所有天线宝宝的对话都有完备的语法和语言结构,而这些语言是完全会对幼儿观众产生意义,并让他们能够理解的。 “关于影响幼儿语言发展的言论完全是无稽之谈, 幼儿语言体系的建立是来自于环境下的现实世界和人群, 而一个半小时的电视节目丝毫不会影响语言发展。” (Davenport,2000) 同样的,上文提到的节目中存在的自有语言认知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事实存在的。例如,风车转动的时候,会有不一样的事情发生;某一个天线宝宝说“eh-oo(阿欧)”时,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或已经发生了;而扩音器/旁白说“再一次,再一次”的时候,幼儿观众们会知道所有的事情将会重新再来一次。而这样的系统,略去语言发展不谈,单从幼儿的认知角度看,也是颇有价值的。 另一方面来说,Davenport的研究显示幼儿很少能在同一时间内进行“看”和“听”,这种偏复杂的感官协调能力只会在更年长的儿童身上观察到。而在天线宝宝节目中,开发者正是注意到了这一点,扩音器开始说话前,所有天线宝宝会转身去听它说什么,与此同时,观看的幼儿们也会知道在这个时候,他们需要去“听”,来获取节目中的信息。 除此之外,节目开头会有一个(gurgling)“咯咯”发笑的幼儿(节目中幼儿的脸在太阳里)。“咯咯”发笑是最容易引起人作出反映的行为之一(打哈欠、伸懒腰,etc.),而这种反应的覆盖范围也包括幼儿在内。这一方式的展现,会让观看的幼儿意识到他们应该和节目里中婴儿一起笑(同化表现)。 ▲ 开发者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他们接到来信质疑片中的过场过于重复,都是一些小动物在草地上活动配合背景音乐的场景,还有一些人提出“为什么不给小动物们命名,让整个剧情更加丰富”的疑问。官方的回应表示,这些质疑和猜测完全误解了开发者的初衷(Schramm,1961)。 “这些过场场景都是关于整体节奏的,而这些节奏是幼儿语言学习发展的必备要素,可以为幼儿带来更好的认知学习方面的模式更换系统,甚至会影响到包括“模式切换”、语言和数字能力协调。” 从更进一步的角度来说,这样的“中场休息”可以给幼儿更多的时间去自主性思考(也存在被动性思考),这些小动物们从哪里来?它们要去哪里?他们是开心还是不开心的?这样的过场给了幼儿观众们更多的时间空间去发展他们的思考结构(Kippax,1978),也是学前幼儿较为关键的学习内容所在。 从以上的论点来看,《天线宝宝》完全让那些(学前)教育的功能主义拥护者失望了,他们对于这类阶段性和创造性的“潮流式学前教育”望而却步,以及认为节目中语言结构的丧失,都是极其牵强的。而他们的功能主义教育,甚至还要试图殃及还不会说话的孩童。 *这里提到的功能性学前教育,并不包括《芝麻街》等传统教学类早教节目,只是侧重点不同,《芝麻街》主要旨在数字、文字类教学,而《天线宝宝》不然。 幸好,《天线宝宝》不是给他们看的:) Reference: Katz,LilianG.(1993):MultipleperspectivesontheQualityofEarlyChildhood,EuropeanEarlyChildhoodEducationResearchJournalVol.1,No.2. Hake,Karin(1998):Barnogungesfjernsynsverden. Hake,Karin(1999):"Beethoven-erhanikkesmart?"Femåringersfascinasjonavfjernsyn.Rådetforanvendtmedieforskning. Teletubbies(1997–2001)BBC1. RagdollProductionsTelevisionforChildren,London1998. K.Chandlerandothers,StatisticsinBrief:HomeLiteracyActivitiesandSignsofChildren’sEmergingLiteracy,1993and1999(Washington,D.C.:NationalCenterforEducationStatistics,1999). K.A.MagnusonandJ.Waldfogel,“EarlyChildhoodCareandEducation:EffectsonEthnicandRacialGapsinSchoolReadiness,”FutureofChildren15,no.1:169–88. R.D.HessandL.J.McGarvey,“School-RelevantEffectsofEducationalUsesofMicrocomputersinKindergartenClassroomsandHomes,”JournalofEducationalComputingResearch3(1987):269–87. F.S.DinandJ.Calao,“TheEffectsofPlayingEducationalVideoGamesonKindergartenAchievement,”ChildStudyJournal31,no.2(2001):95–102;S.W. Haugland,“TheEffectofComputerSoftwareonPreschoolChildren’sDevelopmentalGains,”JournalofComputinginChildhoodEducation3(1992):15–30; R.ShuteandJ.Miksad,“ComputerAssistedInstructionandCognitiveDevelopmentinPreschoolers,”ChildStudyJournal27(1997):237–53. H.Himmelweit,A.Oppenheim,andP.Vince,TelevisionandtheChild(London:Oxford,1958); J.MurrayandS.Kippax,“Children’sSocialBehaviorinThreeTownswithDifferingTelevisionExperience,”JournalofCommunication28(1978):19–29;D.C.Mutz,D.F.Roberts,andD.P.vanVuuren, “ReconsideringtheDisplacementHypothesis:Television’sInfluenceonChildren’sTimeUse,”CommunicationResearch20(1993):51–75;S.B.Neuman,LiteracyintheTelevisionAge:TheMythoftheTVEffect(Norwood,N.J.:Ablex,1991); W.Schramm,J.Lyle,andE.Parker,TelevisionintheLivesofOurChildren(StanfordUniversityPress,1961).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