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哲学
2019-06-09 09:42:45
松果小编
说起中国的哲学,我也学习和了解了很多,虽说目前都只停留于皮毛,但也算是略知一二了吧。
高中时曾学过,什么是哲学?说的简单点,“哲学就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思维和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而且,就如同课本上所说,“生活处处有哲学”。
我就是这样认为的,我本就应该对课本心存“敬畏之心”,因为课本值得我去敬畏。一者,书很多,知识也很多,而课本较为凝练;二者,课本上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字斟句酌的;三者,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对于个人成长而言意义很大。而书本上对于哲学的解释,就启发了我,带给我无尽地思考。
其实历史是和哲学关系非常紧密的,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我学习到了老庄的道家思想、孔孟的儒家思想、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墨子的墨家思想等等,后来还有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人的思想,这无疑是中国文化的宝库,也是颇值得我去学习和领悟的。而在世界史上,黑格尔哲学曾十分吸引我的注意,比如到底什么是“存在即为合理”?甚至于西方史学史上,克罗齐提出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以及柯林伍德提出的“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这也是哲学,而且是历史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更是值得去深入学习了。
我经常觉得,哲学是深奥的,我所理解的那些内涵,也许太过浅层次,甚至是不对的。当然真正走进哲学殿堂之后,或许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和领悟。
令我感受尤其是深的,先举一例。思考是一件好事,我也喜欢思考,在思考中自己的思维得到培养,在思考中自己逐渐拥有了独立的思想,在思考中自己慢慢有了自己的观点,在思考中自己学会依靠自己去解决实际问题。但思考不能过度,思考一过度,人就不做事了,而是沉浸在无穷无尽的思考中,这就成为了“行动的矮子”,这是很不好的。所以,我更希望自己能做到“三分思考,七分行动”,这样才是实干,而非空想。
其实,这不也正体现了过犹不及的道理吗?
“过犹不及”,说的就是做得过度了与没做一样。可见,做事情不能过度。
这个“度”,是无形的,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很重要,需要自己在生活中慢慢把握。
与人交流也需有度,聊得太多不仅没有好处,还有坏处。实际上,最重要的,就是要实现有效沟通。
每个人的观点往往不同,这时候就需要“求同存异”了,我自己去理解过,“求同存异”实际上可能也体现出了一种包容心,而包容心恰恰是很重要的。
对于思维,我觉得不能轻视,轻视思维最终就是自食恶果。如果思维上出了问题,就会带来行为上的一系列问题,不可小觑。如果平时不注重思维的培养,到关键时候“临时抱佛脚”是不可能。
再谈谈孔孟的儒家思想吧。“授人玫瑰,手留余香”,我自己也常有这样的体会,生活中哪怕小到借给别人一样东西、帮助别人解决困难,我都能看到别人脸上幸福的微笑,那种时候我也很快乐,其实我是觉得我带给了别人快乐,因此我也是快乐的。而这种十分朴实的快乐,不也正是我所要追求的吗?
所以说,帮助别人其实也是在帮助自己,这个帮助自己,我想,更多的是一种心灵上的回报。从小我受到的教育告诉我,“做好事不求回报”,“做人要大气,不能斤斤计较”。实际上,对于别人,我会不求回报,但对于我自己,我则会严格要求,自己要有感恩之心,要懂得回报别人。这其实也是一种哲学。
这样想来,哲学其实又并不深奥,因为哲学就在我的生活中,只要慢慢领悟,就会发现的。
我喜欢和那些智慧通达的人聊天,因为我觉得他们懂我,也能给我启迪。而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要成为一个智者。古时候的人就说过,“智、仁、勇”就是人要做到的最核心的三个品质。除了智,仁我理解就是要有仁爱之心,就很符合儒家的观点,有仁爱之心就是要爱人。前段时间我看过一段关于邓丽君的视频。我知道了为什么邓丽君这么受人欢迎的原因,就是她对谁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甚至能不计前嫌。而“勇”其实也是很关键的,没有“勇”,其他事情很多时候就没有办法去做了。
昨晚我熬夜了,坚持写文章,本身是好事,但不掌握“度”,不“具体问题问题具体分析”,在本该睡觉的时间写文章,这就是分不清“轻重缓急”了。不难发现,在这小小的一件事情当中,就有很多的哲学道理。
法家的学说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要有“严”的一面。比如生活中不能什么事都顺着别人,也要学会拒绝别人。这也体现在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做到宽严相济,这样才能管理好整个班级。
而道家学说带给我的收获则是要懂得顺其自然。我不禁联想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观点,“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与“顺其自然,为所能为”似乎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似乎也有不同。但无论如何,人生需要顺其自然,这也是一种平和的心态。其实哲学有时也是很复杂的,比如“庄周梦蝶”,分析起来就有些复杂,而“诡辩论”认为“昨天的我不是今天的我,所以欠你钱的是昨天的我,今天的我就不用还钱了”,我觉得“人不还是那个人”吗,所以这就是诡辩了。
还有一些宗教思想,我也读过一些。我读过《圣经》,这本书里面的《箴言》和《传道书》很是给我启发。而众所周知,中国人的很多思想也很受佛教的影响,比如说极乐世界等等成语,正是佛教思想的体现。
说到西方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科学地去认识这个世界和改造这个世界,我相信“世界是唯物的,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物质决定意识而非意识决定物质”,因此我是一个“唯物论”者。但我也懂得“意识对于物质是有反作用的”,换句话说,“思维对存在是有反作用的”,只要我能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就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更不用说“联系观”、“矛盾观”和“发展观”了,尤其是矛盾观,我从中学到了要注重把握主要矛盾,抓住中心,抓住关键,也要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就是要抓住主流。我也懂得了“矛盾的普遍性是寓于特殊性之中的”,“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我从“发展观”中学到了“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是一种螺旋式的上升和波浪式的前进”。而“联系观”则让我明白,“世界万物是普遍联系的”。所以说,我真的很感谢哲学。
当然,这些并不深入,只是最开始的了解。
对此,我希望自己更多地去阅读一些经典书籍,拓宽自己的眼界,深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
想起在中国现代史课上,我学习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这让我认识到了什么事情都要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这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照搬照抄他人的经验。
因此,我也希望自己能够把哲学与具体事例联系起来,做到“学以致用”、“活学活用”。
在我学习哲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到自己成长了很多,希望自己不忘初心、继续前行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