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生活中,为什么错的总是我?

2019-06-06 23:28:52 松果小编
在婚姻或感情生活中,有一类人常常是无错的。 无论这类人对外表现得如何,当面对自己最亲密的人时,常常表现得理直气壮。 无论他做过什么,是否对错,总能找到各种说法来证明自己的正确,错在对方,责任在对方。 在这个时候,伶牙俐齿的程度迥异于平时的寡言少语,逻辑的思辨也表现得强大莫名。 总而言之,只有他说话的份,别人只要承认自己的错误就好了。 这种人在生活中不少见,尤其在夫妻双方情感不对等,经常因各种原因争吵或争执时常见。 并且这类夫妻,其父母甚至于祖父母的关系也不平和,充满了纠结和冲突。 在家族系统排列中,表现得完全无错的,是追求清白感的一方。 在清白感和罪恶感并存的现实中,这类人屏蔽了所有让自己感受、承受罪恶感的一切可能。 而现实生活中的人不可能永远正确,于是只有通过各种理由、各种辩解,各种自认为正确的歪曲,把所有的错误、所有的责任推给对方,或者让自己最亲密人的相信自己的无辜和“好的出发点”等等,如此清除和屏蔽掉内心产生的罪恶感,并继续坦然地生活。 但主要显然是不容易的。为了维持自己的清白无辜,各种逻辑的演绎和辩解,只会让另一方承受过多的东西,并因此破坏双方的关系和平衡。 水至清则无鱼,为了维系自身的清白感,有一类人还会压抑和减少自身的需求,无视自身该尽的事宜和该承担的责任,营造一种简单、平静的状态,并以此为傲。 看似无欲无求,方外高人,实际内心仍时时不平静,因为被忽视或不被展现的需求或欲望,只是被深深的压抑着,仿佛地底的岩浆,随时都要找到薄弱之处喷薄而出。 于是纠结随之产生,并不时引发现实冲突,坚守的清白感又一次一次地把罪责推给他人,进一步激化双方的矛盾,当矛盾不可调和,关系的破坏性终结,对于双方是最容易也最直接的选择。 但无论双方关系的分离还是以一方退让告终,都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清白感与罪恶感的游戏无非被再次隐藏,正如双方的父母甚至祖父母一样,等到时机成熟,双方或一方会突然发现,他们的模式在子女身上再次上演…… 这就是家族动力的显现。现实中常常解释为所谓性格传承。 只有解除了这种极端化的清白感和罪恶感的冲突,双方真诚地面对自己的罪恶感,并勇敢地带着罪恶感生活,背后的内在或家族动力才能和解,向下的求助性传递也因此得以修改。 实际上,换个角度来看,无论是清白感和罪恶感的冲突还是个人、家庭、家族中的各种冲突和隐藏的难以调和的伤害,一旦表现得或再次表现得明显,虽然于冲突中的各方而言会极其痛苦,但越痛苦越是提供了化解、和解的机缘。 或是因为旧有的冲突或是出现了新的问题(常常是子女的异常),在极度的、难以忍受的痛苦、挣扎中,有的人会因此走向内在探索的道路,一方或者双方。 无论寻求、走向何条道路,痛苦的推动力何尝不是一种内在的、家庭的、家族的求助呢? 当我们穿透了这种种的冲突与磨难的表象,最终达成的都逃不了在爱中的和解。 恨有多深爱就有多深,纠结有多深爱就有多深。 只是,不经诸般磨砺,难以说出口啊!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