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一闹情绪,我说什么都不对?

2019-06-01 10:35:00 松果小编
很多家长说孩子的情绪就像坐过山车,意思就是:“使人困惑”“令人兴奋”“极具挑战性”“令人沮丧”“神秘”“怪异”,最重要的是“可怕”。         另外,家长还有这样的感叹:“我十岁孩子的行为就像一个两岁的孩子。”“我的孩子心慌意乱的原因,他自己都无法解释。”“我的孩子变得越来越愤怒或沮丧,作为父母,我们不知道怎么应对。” 说起他们的儿子或女儿,他们也总是这样描述:“他会变得非常激动,怎么都不能让他平静下来。”“似乎从来就没热衷过什么。”“总是不快乐。”“就像一个弹球机,从一种情绪转到另一种。”“总是没有他该有的感受。”         一位疲惫的家长说:“我孩子的情绪爆发就根本是莫名其妙的。”         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孩子的情绪如此吓人呢? 情绪:无法言说的感受         这种困惑是可以理解的。通常,当孩子在情绪方面挣扎时,你知道,是因为他们表现出来了,但有时你根本没有丝毫的察觉和怀疑。即使你知道,可知道该怎么做又是另一回事。         父母最常见的做法是:与孩子谈论这件事情,让他们“说出来”,和他们解释生气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或者尝试建立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和自信。 当孩子感到不开心时,父母的第一个想法,就是用一个理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来直接处理这种情况。        不幸的是,讲道理似乎对情绪激动、不堪重负的孩子没有太多帮助,告诉他们控制自己的情绪只会增加他们的压力负荷。         更重要的是,告诉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尤其是当他们受困于可怕的主观体验时。         自己的情绪全部混在一起,他们感觉不能单纯地用一个词来描绘,比如说,单单一个“愤怒”表达不了,而应该是“愤怒、害怕、羞愧和兴奋”才准确,说出感受实在很难为孩子。 情绪:心灵的神秘元素          孩子所感受的不只是一种主观感觉,要复杂得多,它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体验,融合了心理和生理。         一个幸福的、有兴趣爱好的、乐观的孩子,会发现更容易面对学习和社会的挑战;而对一个受到惊吓、愤怒、忧郁的孩子来说,投入社交、学习,甚至只是无所事事度过一天,都十分困难。          “积极倾向”会让情绪成长有更大的空间,也会让孩子有更大的能力做到。调整强烈的情绪,无论是积极或消极的。从失败、失望、有挑战性的情境、尴尬等困难中恢复过来,并继续积极自信地前进。自己或与他人合作进行尝试和学习。 对个人努力和成就感到自豪,欣赏他人的努力和成就。分享体验,理解他人的情绪,因此体验到更强的与父母的亲密感。          “消极倾向”使孩子很难从情感波动中恢复、应对困惑和挫折、维持温暖的人际关系,会逃避新的情感体验,特别是“可怕的体验”,这包括可怕的情绪冒险,例如友情、爱情和任何一种亲密的情感。自我调节可以帮助孩子由消极倾向转向积极倾向。也许有一些强大的生物因素使孩子偏向于“消极倾向”,但是自我调节使我们能够识别和减少相关的压力,增加能量,以满足消极状态的能量消耗。其中最重要的是,帮助我们的孩子成为这种改变的转换者。 情绪:绑定身体的秘密          婴儿期,婴儿可能无法有意识地觉察到以上这些,但他们的直觉右脑天生对父母脸上、姿势和动作传递的情绪高度敏感,这些情绪信息都是通过脑间联结的双向直觉通道传送的。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发脾气时自己很难保持冷静,他们很紧张,避免交流,即使有时候身体没有逃离,但也明显不在状态。          年幼的孩子(即使是婴儿)也可能会把父母这种令他感到害怕的反应与自己发脾气的行为联系起来,所以他会在感到愤怒的时候试图去压制这种感觉,自己也变得紧张起来。相反,父母若对孩子感情充沛感到高兴,笑着拍手,就会让孩子发展出愉悦的、充满能量的联系。          在所有这些互动中,情绪与身体感觉密切绑定在一起,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孩子身上的积极情绪那么少,或者消极情绪这么强。这种联结也可以从反方向形成:身体感觉逐渐与不同的情绪关联起来。例如,如果婴儿饿了,而他的哭声没有得到人们的理睬,他的肌肉就会紧张起来,出现不适感,愤怒情绪就可能出现。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同样的身体感觉(如肚子疼)就会自然地触发愤怒或绝望。家长这时会感觉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罪魁祸首是身体和情绪的根深蒂固的关联。 情绪调节的3R          这需要一套“监控、评估和调整自我情绪”的过程,换言之,孩子需要认识到他们处于过度焦虑或愤怒状态,需要考虑他们的情绪是否适合当时的情况,如果不是,就要让自己平静下来。         曾经听一位心理健康专家说,她所在的学校有大量的孩子拥有行为或情绪的问题。于是她采用一个简化的“情绪词汇”图表来帮助他们确定自己的感受。教师会在一天内的不同时间点里打断孩子们的活动,要求他们指出当下感受位于图表的哪个地方。          这么做可以让孩子关注到自己的情绪,更加了解自己何时焦虑或愤怒,并用一些策略让自己冷静下来,比如深呼吸、数到十等。但这一办法也有不足之处,有些孩子意识不到自己正在焦虑或愤怒,而且关注心情状态有时让他们压力过大,也影响师生关系。特别是当孩子处于愤怒和心烦意乱等高度唤醒的状态中时,由于肾上腺素的激增,他的语言、理性分析、反思等左脑功能已经难以起作用了。也就是说,孩子的情绪越激烈,他监控、评估和调整情绪的能力就越差。          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因为孩子的“刹车机制”有缺陷,当然也不是因为他们“努力得还不够”,而是因为他们太激动、太亢奋,所以他们无法注意到自己或我们在说、在做什么。           孩子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恢复平静,这也应该是父母(或老师)的首要任务。帮助孩子冷静下来,不是试着强迫他去监控、评估和调整自己的感受。之后再尝试教育。          解锁帮助孩子和自己减压的全新工具,从此不再谴责自己缺少意志力,不再做孩子成长中bug的制造者。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