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大战中谁是获胜的一方?
2019-05-20 09:07:59
松果小编
近日我从事平台的新手情感分析师,在找我做情感分析的大多数人中有有一部分人中提到到了恋母的禁忌。
这让我想起来20世纪英国杰出的小说家劳伦斯,在其成名作《儿子与情人》中,把母子之爱和情人之爱的矛盾、复杂心理描写的非常细腻:所有的孩子,尤其是保罗都特别反对父亲。在父亲莫雷尔因伤住院后,保罗高兴的对母亲说:“现在我就是家里的男人了!”这种家庭悲剧其实是劳伦斯自己早年生活的真实写照。劳伦斯的父亲因为贫困、粗暴和酗酒,与当过教师的母亲感情日渐冷淡。母亲对儿子畸形的爱,使劳伦斯长期依赖母亲而难以形成独立的人格和健全的性爱能力。直到母亲病逝后,劳伦斯才挣扎着走出畸形母爱的怪圈。
这种恋母情结中首次被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了出来,他在性心理人格发展理论中提到了3-6岁时孩子会出现一种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这个时期孩子会对异性父母存在无意识的性欲上,但是因为这些行为你具有威胁性,因而孩子就会压抑这部分。而在这一时期,孩子已经学会了走路扩大了自己的交接范围,孩子能通过更多的自由的选择对自己而言富有意义的游戏来形成自己的积极的活动,如果不允许孩子自己决定,他们往往会衍生出罪恶感。之后的生活中就会采取避免主动。面对这样的来访者他们一般只是提出困惑之后很难进行深入的倾听,主要来自其心理层面固着在3-6岁的恋母情结上不能主动的自己做决定。
恋母情结固着的另一个典型的表现体现在婚姻生活中的“婆媳关系”恋母或恋子情节不是很严重时,母亲可能还允许儿子结婚,但是婆婆通常会对儿媳百般折磨,横挑鼻子竖挑眼,两人如情敌一般。
当婆媳之间出现矛盾时,儿子和丈夫在哪里?这两个男人常常逃离现场,留下两个女人对战。婆媳关系看似不关儿子的事,其实母子关系才是婆媳关系和谐的关键因素。从这个角度而言,世界各国都在不断上演着一个个家庭悲剧:一个男人毁了自己的女人;女人因为无法填补情感的空虚,让忠诚守护自己的儿子继丈夫的位,结果又毁了儿子的人生;儿子成年后,因为承担着母亲“情感丈夫”的角色,所以无法给自己的女人完整的爱,这样又毁了自己的女人……于是,新的轮回又开始了,男人毁女人,女儿毁掉儿子,儿子再毁自己的女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