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想上学的几个形成原因
2019-05-16 10:59:51
松果小编
作为中国青少年学习障碍研究中心河南区负责人,在多年来的青少年学习心理工作中,青少年厌学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带来的后果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学生无法获得知识的储备,另一方面,孩子的厌学使家长茫然、教师忧虑,再者,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
为更好的解决青少年的厌学问题,首先我们要找到问题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学生的厌学,突出的是一个个“厌”字,“厌”是一种心理状态:厌烦、厌倦、讨厌。这种现象的产生往往是由心理因素造成的,具体说来,一般有如下几种:
1、学习动机缺失
无学习动机。即对学习没有需求欲,因而没有动机来启动学习,多是因为家长本身不喜好学习言传身教,而孩子贪玩好动的天性主宰了他们的学习生活。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通过老师逼、家长压,他们也能完成学习任务。
缺乏对于学习的信心
2、学习的无助感
一部分学生,曾经努力过,但仍然常常失败,一次次的失败,无情地击碎了他们的进取心,促使他们对此作出了不正确的归因,认为自己天生愚笨,能力不强,智力低下,不是学习的材料,因而主动地放弃了努力,举起了白旗。这便是典型的习得性失助感现象。
也有一部分学生,同样努力过,也曾经取得过自认为可以的成绩,但是往往不如他人,因而很少得到老师的表扬,长期被老师忽视,便逐渐丧失了自尊心,变得破罐子破摔起来。这便形成了习得性失尊感的学生群体。
3、厌恶学习状态
这种情况多是因为孩子状态不好的时候反复叠加学习任务,或者考的不好的时候,老师或者家长严厉的批评或者体罚,造成了孩子学习与痛苦的心理链接而造成的。过重的学业负担,容易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导致厌倦而厌学。学生从早学到晚,双休日也不得休息。此外,各种资料五花八门,各种考试名目繁多,有些评价简单而残酷:如写错一个字,罚抄500遍等。学习像沉重的大山,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他们没有品尝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真味,有的是苦海无边的酸楚。
4、社交恐惧~这种情况多是出现在初高中的学生当中,因为在初高中学生社会性逐渐加强,孩子已经不像小学的时候那么单纯,出现了拉帮结派,或者因为某些孩子的弱小或者是孤僻而有意排斥,这些行为给孩子的心灵上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阴影,造成了孩子在学校不良的心理体验,进而不愿去上学。
5、叛逆家长~多是因为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过严,使孩子内心不堪重负出现了对孩子家长的反叛行为。也就是照着家长最不希望出现的情况去发展,核心意图是为了惩罚家长。过高的要求使孩子难以承受过高的期望值与功利意识也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而厌学。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于是对孩子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当孩子达不到标准时,便采取不正当的措施。有些孩子能够忍受,有些孩子干脆“死猪不怕开水烫”,反正达不到要求,索性放弃追求。
还有些家长的功利思想特别严重,一是虚荣心,邻居的孩子或者同学、同事的孩子比自己孩子成绩好,心理不平衡,便拼命要求孩子争气;二是成人化,强化孩子的大人意识,要求他们按成人的思想来对待学习,什么搞好学习将来就能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等。
6 、对老师的厌恶、恐惧~有的老师在学校会对孩子进行体罚;或者是过度的学习惩罚;或者是在班里的批评侮辱性行为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这时候孩子会出现内心排斥或者恐惧老师。种情况也会导致孩子不愿意再去学校,不愿意看到相应的老师。
7、家庭因素带来的情感饥渴成为厌学导火索
有些学生由于家庭变故,父母离异,情感孤独,缺乏温暖,于是便常常寻求情感补偿,而学习本是辛苦的事,是很难起到情感补偿作用的,因而他们往往广交朋友,追求刺激,以从其它渠道获得心理满足来弥补家庭情感的残缺,这同样易导致厌学现象的发生。这些学生广交朋友,常常不辨良莠,哥儿们义气十足,容易受不良因素诱惑,导致厌学甚至辍学。许多事例表明,父母离异,其子女情感残缺;家庭变故(父或母亡),其子女情感孤僻;家教粗暴,其子女情感压抑。这些都可以说是学生厌学的导火线。
8、五光十色的生活引起兴趣转移
处于成长中的青少年,兴趣的显著特点是动摇性,只要干扰因素强烈,就会发生转移。厌学的学生大多数是将兴趣由学习转移到其它事情上去了。厌学的学生大多迷恋游戏、录像、上网,有些本来热爱学习的学生由于迷恋上了电脑游戏后,逐渐荒废了学业;而那些黄色书刊影像则更毒害学生,使他们轻者精神萎靡不振,重者打架斗殴,违法乱纪。学生的兴趣一旦由学习转为社会不良活动后,不仅对学习不感兴趣,反而讨厌学习、反抗学习。
9、躯体化症状~这种情况也是比较多的,一般孩子会出现肝气郁滞,所导致的抑郁情绪或者脾虚所导致得没有办法集中注意力,记忆力也不好,学习大幅度下降,所导致的沮丧情绪不能自控,所以没有办法在学校进行学习。
但是青少年心理咨询的核心是:孩子有病父母吃药,要论解决问题方法:首先是从孩子的潜意识中找到问题的根源,断开首次不良心理链接,改变父母与孩子的不良相处模式,跟老师联系配合孩子的心理辅导,三管齐下方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晴♦国际催眠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