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练习的七个基本态度之——放下
2019-05-13 22:33:53
松果小编
正念练习的七个基本态度之——
放下(Letting go)
据说,在印度有一种抓猴子的好方法。猎人在掏空的椰子挖个洞,大小刚好可以让猴子的手穿入洞内,然后在洞的另一头鑚两个小孔,穿线将椰子固定在树上,猎人将香蕉放入椰子后便躲起来。不久,猴子过来,伸手去拿椰子里的香蕉。这洞口做的巧妙,松开的手可以自由进出,但握起拳头的手就出不来了。此时,猴子唯一该做的就是松手并放下香蕉,而这却是猴子最不想做的事情。
即便拥有聪明才智,我们的心还是经常像猴子般被困住。因此,培养放下的态度在正念练习是十分重要的。当我们开始专注于自己的内在体验时,很快就会发现这颗心总希望控制某些想法、感觉或状态。如果是愉悦的经验,我们试图延长、扩展,甚至一次又一次地召唤相关经验。若是不愉快的、痛苦的、令人恐惧的经验、我们就会努力减除、阻止或闪避。
静观练习中,对于所经验到的一切,我们刻意学习放下心中看重或排斥的倾向,尽让各种经验如其所是地呈现,保持时时刻刻地观察。放下,是一种顺其自然并接纳事物本来样貌的态度。当观察到自己的心正在抓取或推开某些东西时,我们有意识地提醒自己放下这些冲动,再看接下来的内在会如何转变。当发现这颗心正在评价时,我们觉察此现象,却不跟随任何评价的内容,允许评价升起、存在与消逝,以此学习放下评价。类似的做法,当过去或未来浮上心头时,藉由直接观察这些思绪并安歇于觉察本身,因而得以放下它们。
若某些事情特别盘据心头实在难以放下,可以将注意力引导去领受这些“紧抓不放”的感觉像什麽。抓紧是放下的相反,是种情感的黏着依附。不管是哪种依附情感或对生活产生什麽影响,都可以好好认识它们。当我们确实放下时,再领受那感觉像什麽以及产生何种影响。愿意仔细观察那抓紧不放的思绪,终会让我们对放下有许多学习与领悟。所以,不论是否能“成功地”放下,只要持续观察,正念就会不断地引领并教导我们。
我们对放下其实不陌生,每天睡觉时都在放下。我们在一个安静的地方躺下来,把灯熄掉,放下自己的身与心;若无法放下,就无法睡着了。
多数人都曾因思绪无法停止而睡不着,这是压力升高的第一个征兆。我们无法释放某些想法,因为实在太过投入了。此时若强迫自己入睡,情况只会更糟。因此,整体看来,如果你还可以入睡,表示你已经是放下的专家了。现在只需学习将这种放下的能力,运用到清醒时刻就可以了。
——来自卡巴金《多舛的生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