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塑造性格——不安全型性格

2019-05-13 16:40:34 松果小编
不安全型性格,又叫自我保护型性格,这类人最大的特点是“害怕与你交往会有什么麻烦”。他们的性格中缺乏一种归属感,在别人看来,他们显得敏感多疑,过于注重自我保护,对别人有着很强的猜疑心理,总是害怕别人会对自已产生负面的影响结果在这样的猜疑中,他们几乎处于一种游离于他人之外的状态,失去了许多与他人相处的机会。 不安全型性格者的生活是谨慎的战战兢兢的,由于总是害怕与别人交往会发生什么不幸他们总是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久而久之,不仅使自己变得草木皆兵,别人也会被搞很不愉快。 这种性格的人,其家庭大都是动荡的父母大都很情绪化,在对待他们的方式上也很极端,甚至让他们意想不到。他们的父母情绪大起大落,有时候会表现得很失控,把自己的感情莫名其妙释放到他们头上,远远超出了他们实际上所能够承受的。由于父母喜欢以这种“宣泄”的方式来表达对他们的感情,使他们从小就有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表现出一种高度戒备的复杂的态度。这种方式一直延续到他们的成年生活中。 一位年轻人,一直以一种战战兢兢的心态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他害怕与别人相处,尤其害怕与别人相处时可能会带来的种种麻烦。具体地说,他觉得几乎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问题太多,他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是一个表情,都像是有什么企图,都有可能会威胁到自己。与他们相处,只能让他感到十分恐惧和不安,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给自己带来灾祸。 如果我们追踪到他的早年经历中,就会发现他的父母都是十分情绪化的人,而他不幸又成为他们情绪宣泄的对象。面对父母的这种排解感情的方式与要求,他不得不以一种恐惧的态度应对。他不能表现得老不关注,那样父母会觉得他根本不把他们放在眼里,也不会以一种完全接受的方式去面对,出于本能,他必然会拒绝这些。结果他总是战战兢兢,对父母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行为都小心应对着。当他成年以后独自面对生活时,也都采取同样的方式,显得过于小心,使自已处于过度的敏感和自我保护当中,与别人相处很困难。 在不安全型性格的人的早期生活中常有复杂的感情经历父母可能对孩子有一定的关爱。同时又伴有大量的其他负面的情感体验,父母可能用恐吓、威胁等方式来教育孩子,使他们感到过度紧张。所以他们必须学会保护自己,才能够生存下来。当然,保护自己是必要的,但也不应该使自己处于一种封闭的隔离式的自我保护下。尤其在我们独自面对生活时,如果过于自我保护,就会使内心处于一种孤立无助的状态。为此,我们必须从这些早期的经历中走出来,学会以一种开放豁达的方式面对生活,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够得以改变。 催眠师:大国布衣 【盗版必究】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