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真的能改变吗?(上)

2019-04-18 16:11:17 松果小编
“请告诉我,人生……真的能改变吗?” 在我印象里,听到这个问题的频率似乎仅次于“你能看透我的内心吗?”。 每当听到这个问题,我都会用柔和且坚定的语气回道: “当然可以,只要你付出努力,人生就能改变。” 听到这句话的人,往往先会露出略带疑惑的表情,但随后能感到他明显松了一口气。 然后,会谈就能继续下去了。 不过,其实这句话的后半段时常压在我心里,那就是—— “是能改变,但这真的很难……。” 你玩过俄罗斯套娃吗? 小时候,邻家的姐姐每当假期留学回来时,都会给我捎一个这种玩具。 就是那种由多个图案相似、大小依次递减的空心木娃娃彼此嵌套组成的玩具。 不过值得注意的的是,无论外围有多少层娃娃,里面最小且位于核心的娃娃却永远是实心的。 而大致就是我对于人,或者说“人格”看法。 最外围的衣服、首饰、电话号码、微信账号等,这些都非常易于拆卸和改变,但是越接近核心就越来越难以改变。 俗话说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但麻烦的地方就在于,心理问题的根源往往埋藏在那些“本性”之中。 遗传与环境,是制约个体改变的“五指山”。 心理学家托马斯·鲍查德于1979年开始,以一些从小就被分开抚养的双胞胎为样本开始了他的遗传研究,且后续研究时至今日。(因为双胞胎,特别是同卵双胞胎拥有完全一样的基因,因此使分辨遗传和环境影响变得可控。) 每对双胞胎要接受为其一周的资料收集,包括近50小时的心理测验、4种人格特质量表、3种能力倾向和职业兴趣问卷、2项智力测验。还要填写家用物品清单,以评估家庭相似性;家庭环境量表、以及个人生活史、精神病学及性生活史等方面的访谈。 结果表明,对于相当数量的人类特质而言,大多数差异似乎是由遗传因素(或“基因”)引起的,研究数据从两方面证明了此结果: ①具有完全相同遗传特质的人(同卵双胞胎),即便分开抚养,且生活条件大相径庭,在他们长大成人以后,不仅在外表上极为相似,而且其基本心理和人格特征也惊人地一致。 ②在相同条件下养育的同卵双胞胎,环境对它们的影响似乎很小。 鲍查德在1999年的后续研究中,更是总结道: 从整体上看,人格中40%的变异和智力中,50%的变异都以遗传为基础。基因驱使你对环境作出选择,或驱使你回避某种特定的环境与行为。[1] 遗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莫大的,在以精神分裂症为首的心理异常中,如果父母一方为精神分裂症,其子女发病机率为15%左右,父母双方都是精神分裂症,则子女发病机率在40%左右。 所以,抑郁症等疾病需配合“百忧解”等药物进行治疗,因为需控制脑内化学物质的分泌异常,而这种分泌异常的根源就是遗传。 接下来,谈谈环境。 既然遗传那么重要,那是不是只要基因优质就一切OK呢? 答案当然是“NO”。 遗传与环境的关系,基本可概括为逻辑学里的“必要条件”与“充要条件”的映射。 个体若要健康发展,良好的基因必不可少,这是必要条件。 如果孩子出生就患有唐氏综合征(染色体异常而导致的疾病),那无论父母能提供多优质的环境,孩子的智商也只在25-50之间(正常人智商在90-110左右)。 但即便孩子有优质的基因(父母智商均在150左右),若是没有良好的教育资源(比如生活在贫苦或战乱地区,比如当下的叙利亚),即便有好的资质也也难以发展,白白错过发展的关键期。 而人要掌握的很多技能都有关键期,例如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在4-12岁。若是错过了这段时间,大多数人的语言学习区就会关闭,哪怕天赋再高,学习语言也会变得吃力。 更重要的是,大脑的发展需要丰富的环境。 罗兹威尔将同一胎(基因相同)的小白鼠分别放入了不同的环境中,观察在“丰富环境”和“贫乏环境”下生存数周,最后借由解剖观察环境差异会给它们的大脑带来什么变化。 结果证实,在丰富环境中的老鼠,其大脑皮层更重且更厚,并且这种差异很明显;神经系统中的“乙酰胆碱”酶更具活性,且大脑神经元变得更大;RNA和DHA比率更高,这表示丰富环境中的老鼠大脑中有更高水平的化学活动。 毫无疑问,大脑构造及其化学成分的很多方面可以被经验改变。[2] 而至于老鼠的研究是否能推广到人?近年来的医学为此提供了坚实佐证。 这便是“环境的力量”。 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在青春期(12-20岁)时的主要任务是“形成自我同一性”,即初步成为一个“独立且独特的个体”。 而法律将18周岁定位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法律界限,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话句话说“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但上文我们已经提到,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很多关键期都在12岁以前,弗洛伊德用了大量笔墨阐述早期经验的影响,当代个体心理学派也认为生活风格(性格的另一表述)于10岁就基本成型。 换句话说,我们的人生就像山巅的石头,它在我们出生之前就业已滚落,只是我们到了后来才察觉到了这个事实。 对于我们人格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早已在我们掌心之外。 并且,还不得不注视经济、家系、阶级等现实问题。 中国人自古讲究“门当户对”,这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如果夫妻二人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等因素相差太远,这种婚姻关系很难稳定。 在这前提下,聪明人的孩子有大概率继承良好的基因,并且有更多的学习资源,更利于智力发展和身心健康。 遗传与环境则变成了一道巨大的硬性屏障,赫然伫立在了不同地位的人之间。 那么,说回主题。 人生……真的能改变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我早在这篇文章的开始便已回答了,不过我想这次得调整一些语序,表述为: “这真的很难……但,还是能改变”。 而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我们需要跳脱出“遗传与环境交织的决定论”,转而去关注一个虽然飘忽不定,但在探讨人类问题时独有的特殊因素,即——“自由意志”。 下篇文章,我们以心理治疗理论为基点探讨“人格改变的可能性”。 [1]JrBT,LykkenDT,McgueM,etal.Sourcesofhumanpsychologicaldifferences:theMinnesotaStudyofTwinsRearedApart.[J].Science,1990,250(4978):223-228. [2]RosenzweigMR,BennettEL,DiamondMC.Brainchangesinresponsetoexperience.[J].SciAmer,1972,226(2):22-29. 本文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侵权必究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