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嗝嗝老师》,给了家庭改变的力量

2020-04-10 19:27:17 姜然|情感个性推算
文 / 姜然 “闭嘴、闭嘴、你们都给我把嘴闭上!” “你们都给我退出网络教室,我看你们谁还不退出,还不退出!还不退出!” 在的客厅里,传来妻子厉佳蓓对她的学生的指责声。在今年席卷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按照教育部门的“停课不停学,学习不延期”的指示,实行中小学网络教育,厉佳蓓正在履行她的教师职责。 这个声音让卧室里的男主人高敏强既庆幸又焦虑,庆幸的妻子没有指责丈夫和儿子,焦虑的是这样的严厉的指责会不会以后指向丈夫和儿子。此刻,高敏强回忆起2020年2月8日中央电视台第6频道晚间《佳片有约》播放的印度电影《嗝嗝老师》的温馨画面,患有妥瑞氏综合征的马图尔老师对贫民窟14名学生的无条件接纳。现实的画面和电影的画面对比,让高敏强的内心更加冲突了。 为了帮助儿子高小小改善原生家庭教育环境,高敏强决心以《嗝嗝老师》马图尔的心态和作法与厉佳蓓争辩…… 难以改变的原生家庭 2月12日11:00 “厉佳蓓,你不会对学生好好说话?一天到晚的大叫,对你的学生,对咱们的儿子。” 高敏强有了正义的感觉。 “这些学生,就知道上课捣乱。” 厉佳蓓总是不放弃她的观点。 “没有差学生,只有差老师!你看人家《嗝嗝老师》马图尔,对学生表示尊重、热情、真诚、共情、积极关注,温暖了14名叛逆的孩子的心,最终这些孩子有了改变,取得了优异成绩,改变了自我评价,改变了学校环境。马图尔给了他们自尊,给了他们自律。麻烦你,看一看!” “我就不看!” 厉佳蓓用尽全身力气喊了出来,“电影结局永远是美好的,如果电影的结局是像现实的中一样,那这个电影还有人看吗?” …… 原生家庭改变的时刻 2月12日13:00 在孩子的屋里,厉佳蓓对儿子高小小喊了起来:“一上午,你就写了2道题,还错了1道半!我上午哪有时间管你学习,我还要网络授课!你上小学6年,我几乎是和你一起上的,死死地盯着你,现在你才能考上市重点初中(民营私立),而现在我太累了,我不想管你了,我太累了,太累了!” 高小小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沉默,这样他会好受一些。 高敏强心中窃喜,之前对孩子教育一直遭厉佳蓓排斥,妻子现在心中有了挫败感并决定放弃,我就可以扮演救世主接管孩子的家庭教育,在乐天心理学了那么长时间的心理学,终于可以用上了。电影《嗝嗝老师》告诉我们 “既要给孩子自尊,也要给孩子自律”,这样的感受给了高敏强很强的勇气和力量。 既要给孩子自尊,也要给孩子自律 2月12日14:00 高小小接受了爸爸高敏强的意见,制定了《当日学习计划表》 。 抄写英语短句,计划用时20分钟 写数学试卷,计划用时50分钟 抄写历史笔记,计划用时30分钟 面对第一项任务,高小小迅速抄写英语短句,期间他回头看了钟表2次。过了25分钟后,高小小完成了第一项学习任务,因为延迟了5分钟内心有了自责,高敏强安慰地说:“我很为你高兴,看到了通过你的努力,有了时间管理的能力。5分钟嘛,已经超过了妈妈的预期,之前妈妈认为你30分钟才能写完,看吧,妈妈在那边儿正高兴着呢!” 在客厅,厉佳蓓躲开家人,正在用手机观看电影《嗝嗝老师》…… 分析:孩子制定当日学习计划既是给孩子自尊,也是给孩子自律。计划表由孩子自己制定,改变了以往孩子与妈妈的互动模式,让他有了自由感、自主感、自动感和胜任感,并且让孩子摆脱了被控制感.孩子掌控自己,获得了自尊。计划表中的用时要求,让孩子有了自律感。孩子的自由感来自选择,孩子的选择自主感就增强了他的责任感,从而达到增强自律的效果。 孩子同时获得了自尊和自律,也就是获得了《自体心理学》里提到的内聚力,孩子保护了内在的连接,将会是一生的收获。 小测验:既给孩子自尊,给孩子自律的延伸故事 一天,高敏强按照妻子厉佳蓓的要求,带着儿子高小小去文具店买三角板。 在路上,高敏强问:“儿子,以前你和妈妈去文具店买东西,都是谁最后决定买哪个文具呢?” 高小小:“是妈妈!” “现在变了,今天,你自己做决定。” “好的。” “买三角板,你预计花多少钱呢?” “10块钱。” “一会儿到文具店,我就不进去了,文具店不让抽烟,我就在外边等你。” “好的。” “请问,如果你在文具店找不到三角板,你该怎么办呢?” “问售货员。” “你的思路很清晰。” …… 现场问题: 给孩子自尊体现在哪里? 给孩子自律体现在哪里? 《成长的烦恼与快乐》: 亲子关系 系列心理剧连载,敬请关注。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