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强迫思维症?
2020-01-22 00:31:55
松果小编
强迫思维是强迫性神经功能症的症状之一,主要表现有:
脑海中出现一个观念后又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另一个观念,如别人说“好人”,他总是想到“坏蛋”,人家说“神圣”,他想到“肮脏”;
有时患者的联想内容是下流和亵渎的,这种难以克制的联想常常令患者痛苦不已;还有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回忆等。
还有一类思维强迫,表现为爱刨根究底,问一些暂时无法回答或根本不可能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如“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等等;
再如:“什么叫成功,成功是不是有一个公式?”然后反反复复地想,做功课时想,工作时想,睡觉前也想……
当然,不是有这些念头就属于思维强迫,很多哲学家也一天到晚琢磨这些问题。
思维强迫症跟一般人爱追问和思考的人,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会有一个常见的痛苦体验
非常想摆脱这种思维强迫,但是越摆脱越强烈。心里老是跟自己说,别胡思乱想,这样不对,但越这样想,自己反而越容易进入到具体意念的强迫思维中不可自拔。
常见的治疗意见是,从正念上告诉自己,想这些问题并没有错,没有必要刻意摆脱;
然后再告诉自己,这些念头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无关,不必太过“杞人忧天”。
坚持一段时间后,症状会逐渐减轻。
不过,在我看来,宽泛意义上的广谱精神病人(强迫症、抑郁症、躁郁症、焦虑症等等),他们的思维力和直觉力的某些部分,其实常常是强过所谓正常人的。
以将这些患者纠正成一般按部就班地生活的正常人作为治疗的目标,是对患者的一种伤害,至少是对他们心智的一种浪费。
“杞人忧天”,在世俗的眼光里就是一个笑柄,但是在哲学家的眼中,却是对世界、对宇宙好奇和探究的优良品质。
所谓“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也正是人这种生物才具备的特质,有这种情怀的人,不是怪物,而是智者。
所以重要的不是让患者重新变回所谓“正常人”,而是减轻他们的痛苦。
不可否认,如果能真正地打心底里相信,我们脑子里这些奇思怪想不过都是些“庸人自扰”的邪念,那么强迫思维的症状确实会有所减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