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认知)

2019-12-13 21:11:16 松果小编
如何看透事物本质 2017年初,中国互联网知识媒体圈开始讨论“第一性原理” “第一性原理是超越因果定律的第一因,且是唯一因,同时第一性原理一定是抽象的。”把这句话翻译成容易理解的文字就是:第一性原理是事物唯一的源头,是抽象的,而且比因果定律更高级。这个理论告诉我们,看透事物的本质,要把事物分解成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从源头解决问题。 因果定律是指所有事物之间最重要,最直接(间接)的关系。表示任何一种现象或事物都必然有其原因,因果定律与时间次序的关系是与以牛顿力学为代表的绝对时空观自然相容的。在绝对时空下,时间是一个参量,与恐惧,物质和观察对象等无关。任何事件可以为一个时间所唯一标定,2件事情的时间次序是绝对的,唯一的。宇宙从大爆炸那刻起已经决定了整个宇宙的形态。 2000多年前,亚里士多德对于第一性原理是这样表述的:在每一个系统的探索中,存在第一原理,是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省略或删除也不能被违反。 第一性原理也不是一个新概念,是一个计算机物理专业名词,广义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指的是一切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计算。第一性原理就是从头计算,不需要任何参数,只需要基本的物理常量,就可以得到体系基态的基本性质的原理。 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框架:打破一切知识,回归到事情本源去思考基础性问题,在不参照经验或其他情况下,从物质/世界的最本源出发思考事物/系统。 我相信有一种很好的思考架构,就是第一性原理我们能够真正的去思考一些基础的真理并且从中去论证,而不是类推。我们绝大多数时候都是类推地思考问题,也就是模仿别人的事情并加以微更改。但当你想要做一些新的东西时,必须运用第一性原理来思考。 在制造电动车特斯拉的过程中,最大成本来源于电池组件。研发团队发现其成本要600美元/千瓦时,埃隆运用第一性原理思考,把电池进行分类:各种金属元素和其他成分,再对流程产量供应链进行优化,最后电池组件成本为80美元/千瓦时 开发火箭的时候,马斯克思考的第一步问题也是组成火箭需要哪些材料的根本问题。 人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习惯采用类比思维,比如买彩票的会去分析过往每期中奖号码,试图找出规律。股民们分析股票周期经济周期,房地产行业喜欢和美国,日本同时期的变化趋势相比,试图找出中国房价的未来走向。类比思维在过去时代也许可以用但是如今信息增长爆炸,每天都有创新,人类崇尚颠覆式思维的时候,找出规律似乎已经难以适应时代变化了。 应用到工作,作为一位管理者,带领一个研发团队。业务部门反映研发团队对业务支持响应太慢,一个业务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研发效率低就成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常的做法就是让大家加班,于是互联网科技公司天天灯火通明,一旦有人不想加班,领导就说哪有程序员不加班的。 这就是习惯性从别人经验里复制过来的类推思维。简单的认为提高效率就是在指定的时间完成更多的事。实际上效率并没有提升(单位时间产出没有增加),因为实际上人员的效率并没有提高,只不过是通过增加时间来增加产出。 用第一性原理解决问题,先找出事物本源——效率可以定义为单位时间产出,把研发过程按时间段分为需求明确,编写程序,测试程序,系统程序上线几个阶段,然后再把每个阶段细分,比如:明确需求阶段,可以细分为产品经理制作原型,产品经理与研发经理讨论需求,研发经理分析需求,研发经理进行排期几个阶段。 这个过程链接是瀑布式工作,上一个环节完成再交给下一环节,是典型的串行工作,就像接力赛一样,然后一个环节慢了都会导致整个过程慢。每一个阶段都可以一直细分下去,直到无法切分,所有问题节点都能被发现。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仿佛体现不出任何第一性原理的威力。但是当你尝试做一件从来没有人做成功的事情,或从来没有人认为能成功的事情的时候,就会发现用第一性原理来思考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使用之前首先要找到事物的第一性原理,然后再从本源出发遂步论证。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