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胆小,自卑,软弱,不爱跟同学玩怎么办?
2019-12-08 21:18:34
松果小编
孩子不爱跟同学玩,不爱说话,没有自信怎么办?孩子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 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导致的这样的一个结果。往往缺少开放式交流的家庭会出现软弱,没有自信的,不能沟通的孩子。
什么叫缺少开放式交流的家庭呢?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严重的家长制,这个家庭就像一个单位, 一个部门,父母是绝对的领导,听不进任何不同的声音,一切由父母说了算,非常的严厉。孩子稍有不 驯就会被家长呵斥。
第二,家长说的太多,问的太多。孩子放学一进家门,父母就开始问“今天考的怎 么样”“今天有没有被老师批评”“今天有没有打架”很多的话还不等孩子去说,去分享,就已经被家 长问遍了。所以孩子就习惯了,等着你问。
第三,家长过多的指责,批评。很多家长追求绝对化。总是 绝对化的否定孩子,孩子做什么都说孩子不对,因此造成很多孩子严重的挫败感。
第四,一些从小过 度保护的家庭,父母害怕自己的孩子被欺负,害怕孩子被其他孩子传染上疾病,害怕受伤害。所以很少 让孩子参与同伴之间的交流和社交活动。比如,家长认为骑自行车不安全,就从来不让孩子学习骑自行 车。家长对孩子限制太多,过度保护,家长这种社会心理的洁癖,影响孩子与外界的交流能力。
最后还有一些就是单亲家庭和寄养家庭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这样的孩子生活的比较压抑,尤其是寄养家庭的孩 子寄人篱下,比较自卑,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意见。所以导致孩子容易出现以上所说的性格。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给家长一些建议。
第一,人生不能无群,也就是说人离不开社会,孩子迟早要进入社会,所以把孩子的这种社会的能力 ,交往的能力,表达和沟通的能力也要重视起来,这是进入社会的一种重要既能。这种能力并不弱于孩 子课堂上掌握知识的能力。
第二,家长要创造一种公平的,民主的,开放式的沟通的氛围,家长放下自 己的架子,善于对孩子的倾听,鼓励孩子表达,用欣赏的态度和孩子沟通。
第三,家长不要太绝对化, 不要总是否定孩子的努力,需要和孩子一起学习,有时需要向孩子学习一些东西,孩子有时比家长懂的 还要多。开放式交流和封闭式交流是怎样的呢?举例,比如“你今天做的对吗?”答案只有“对”和“ 不对”两个。“你今天做的怎么样?”前者是封闭式交流,答案只有肯定和否定,后者是开放式交流。 开放式的交流更多关注的是孩子的感受,孩子的回答有很多种选择,会调动孩子交流,表达的积极性。
第四,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犯错误是孩子很重要的一个经验的积累,对孩子的今后的成长有利,不要 一犯错误就批评和惩戒,不然孩子今后做什么都畏手畏脚。
最后一点,鼓励孩子多参与社会活动,比如 夏令营或者文体的活动小组,多参与一些志愿服务,多做一些利他的事情。一方面培养自信,另一方面 也鼓励孩子与外界多交流和沟通,在这个过程中一点点恢复自信。
如果有其他方面的困惑,可以跟我倾诉沟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