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针对来访者同样的症状表现却不能使用同一种咨询技巧?
2019-11-26 11:05:21
松果小编
作者:刘来龙
众所周知,目前世界各国数以百计的实验研究结果论证证据证明,无论是心理治疗,还是心理咨询在针对不同访客(来访者)采用心理治疗技术方法上却不能采用相同的治疗技术。虽然心理治疗(咨询)的方法都被证实,且具有强大了积极效果。然而,在针对不同的来访者症状表现方面却不能选用或按照同一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或咨询。这往往让一部分没有经验的新手,总是搞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搞不清督导老师究竟是故弄玄虚?还是自己没能把握要领?
而事实上是,每一种治疗或咨询方法,在每一个案例中的效果本身也是有很大的差别,有些治疗(咨询)方法可能会对某些来访者的症状表现形式非常见效、最终效果也非常成功。而换一个角度对另一部分的来访者来说,尤其是部分来访者因为”涉及到费用”的问题方面的担心,致使某些来访者担心自己花了钱,会不会见到效果而产生无法避免的焦虑!造成焦虑的程度的增加,以至于在咨询中会显得心神不定,不能向咨询师敞开心扉,更做不到心理上开放自己。所以,鉴于此种不可避免的情况,作为心理咨询师就需要学会细心观察或”听音”(既语言交流的语义表达,尤其是来访者微表情的细微变化)。有关这一点,在网络或电话交流中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就需要说明一下。不过对于绝大多数来访者来说:成功的效果还是高于预期结果。
”通过大量实证验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大约有超过50%的来访者经过13~18周,每周一个小时的治疗后,就会感到好转)(注:数据是根据面询中的真实案例排查统计支持)!绝大多数来访者在治疗或咨询一段时间后得到改善。往往不能得到积极改善的,往往都是因为担心费用问题而影响效果的概率较高。
由于各种心理治疗所选用的方法不同,还有一些咨询师本身所学和习惯于使用的咨询技术方法认知也不同,尤其是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制定的咨询目标有效的可实施的效果也不同,所以,最终所获得的结果都是不同的! 但,针对不同的来访者,咨询师要尽量在摸清来访者性格特征、主诉根源、所迫切急于解决或追求获得的效果时,咨询师应该根据来访者迫切的心理选用恰当的咨询技巧,同来访者协商共同指定得当的咨询目标。尤其是针对不同来访者的心理症状、咨询目标时,应该以协助来访者重建希望、勇气和如何获取乐观的心态:提高来访者的领悟能力;摸清并心理冲突的性质,并本着解决心理冲突,提高自我认知;改变不良的行为模式;寻找适合来访者自己能力的人生目标;改善他们的人际交往关系的现状;协助来访者学会合理地处理生活中的常识性问题。
尤其是在咨询或治疗中,要着重强调治疗/咨询师与来访者建立起积极的关系、情感方面的支持、保护来访者的良好环境、利用信任的态度激发来访者感情方面的宣泄;对来访者提出的问题积极用科学的视角去给予解释等。并张来访者指出逐步摆脱痛苦的具体可行性建议;促使来访者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跳出来访者曾经被固化的思维框架,让来访者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待来访者自己和他目前所处的环境。并向来访者提供切实可行的新的行为模式,以及让来访者学会掌握新的处世方法的技巧和机会! 因为心理治疗/咨询一般都是有效的(除了那些拒绝改变或执意抗拒自我改变的来访者外)总体来说没有哪一个治疗方法或咨询技巧更具有优越性。影响咨询或治疗的方法的往往不是咨询技巧本身;而是,某种方法只是不适合某一个来访者的具体情况而已。所以,这就要求没一个咨询师在倾听阶段一定要用心分析每一个来访者的所有每一句谈话内容中透露出来的,哪怕是点滴的话语内、外所要表达的每一个细微的语义的差别。不然,咨询师就很难选对最有效的咨询方式方法来解开来访者的问题所在!
因为很多心理咨询/治疗的方法都有共同的点相互在吻合,所以咨询师不管选用哪一种咨询技巧或咨询方法,最终的结果都是需要适合解决来访者的不良影响或行为表现服务的。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都会根据来访者谈话中发现的问题来选择最得当的治疗方法为来访者解决他目前的心理学方面的问题。
——我耐心倾听您的倾诉工作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