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对心动的人不敢主动出击

2020-03-15 01:13:08 松果小编
“我真的对他是一见钟情,很想要他的联系方式,但是我就是不敢。” 之前接到一个来访者的咨询,她本人长得很好看,有一次她和朋友在一起吃饭,发现对面桌有一个男生也在那边吃饭,男生长得很帅,是她特别喜欢的那一款,她就超级激动。她的朋友也发现了她的异常,知道原因后看男生也吃的差不多了,就催促让她去和男生搭讪,她一直犹豫一直不敢,结果男生结账走人,他们就错过了。这件事情让她一直记在心里,感觉到很后悔。 我们这一生里,能够遇到让你面红耳赤的人,可能只有那么几个,而错过任何一次机会,都相当于错过了一整段人生。 抗拒搭讪其实是有很深层次的原因,这些原因有心理学层面的,也有社会文化层面的。那具体来看鼓不起勇气去搭讪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害羞。第二,脸皮薄。第三,高冷。第四,要求太高。我们这篇文章主要聊一聊害羞和脸皮薄的原因。 首先第一个原因:害羞。相对来讲,男生在厚脸皮这件事情上是比较厉害的,市面上也有不少所谓的搭讪心理学,毫无疑问都是教男人怎么搭讪的,就像搭讪这件事是男人专属的一样,可是研究调查表明,女生想要去搭讪别人的概率是40%,而男生不过是30%左右,在中国男性社交是围绕异性,而女性的社交却是往往是围绕同性。 想要认识自己心仪的男人使用搭讪的方式的可能性占据一半,如果放弃了搭讪就放弃了一半找到心爱男人的机会,而人的这一生总共会有多少次机会呢? 害羞可能是人类史上最严重的让人们裹足不前的心理现象。所以害羞是怎么形成的呢?它其实有先天和后天两部分组成。 所谓的先天害羞也就是天生害羞,心理学的成因是内心激烈冲突而表现于外在,简单来说就是天生容易想太多,当你看到一个男生的时候,你很想去搭讪,你可能就会想该怎么办呢?万一他有女朋友怎么办呢?万一他嘲笑你怎么办呢?你只不过是看了他一眼,但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了很多丢脸的结果,于是乎自己就开始纠结起来了。一方面其实挺想去搭讪的,但是另一方面又被自己想象那些场面给吓到了,这就是许多人先天所带的害羞的原因。 后天的害羞,心理学上的描述叫对社会事件恐惧感的病态表现,这种后天对社会事件的恐惧的分几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有的人以前并不害羞,之后被他人伤害了甚至羞辱了,那么她对这种主动表达主动搭讪的事产生了终生的恐惧感:往往一件小事情就能带来一定的心理创伤。 心理学有个概念叫心锚,意思是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带来的不可磨灭的记忆和伤痛,那么一些相似的场景和情绪,会把那些伤痛重新带回来,使得你放弃想要做的事情。 后天害羞的第二个层面叫社会文化的恐吓,对于搭讪充满了恐惧感,很有可能是因为社会文化对你进行了恐吓,中国的传统社会文化对于性是带有强烈羞耻成分的,保守且传统的思想潜移默化的约束中国人上千年始终保持在一个男人可以主动撩女人,但女人不可以主动撩男人的状况下,会让人觉得一个女孩子去搭讪男人,一定要有有羞耻感,这种羞耻感是社会文化或者家庭教育刻在脑子里的价值观带来的。 第二个原因是脸皮薄怕丢脸,很多心理分析师说这是一种社交障碍,是因为人缺乏自信的,这也不全对,很多脸皮薄的人其实也是非常有自信的,在同性,甚至异性面前都是自信满满,但如果让她去搭讪某个人或者在某个她喜欢的人面前做事,却又怕丢脸,这其实是因为过度自我导致的,当一个人总期盼着自己在别人面前保持一个完善的形象的时候,她才会时刻注意不让自己丢脸,归根结底就是害怕自己做了某件事情之后,自己的形象就不再是那么完善,会让别人有想法有看法,这个想法或者看法可能是奚落,也可能是嘲笑、鄙视等等。 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理念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当本我产生一个强烈的欲望时,这个时候自我就出现了,自我出于对于本我的保护,会使自我意识牢牢压抑住欲望,束缚着欲望,这样就永远都不可能做出让自己有任何丢脸风险的事情。所以自我意识已经成为了不敢搭讪最大的敌人。 当然也会有人说我就想维持别人心中的完美形象。可是完美形象真的对么?心理学里面有一个叫仰八脚效应,意思就是完全没有缺点的人,反而不会让人喜欢,因为别人感觉不到你和他是有共同点的。 长期对于星座分类研究的人提出过一个观点,叫双鱼座效应:越是可怜兮兮的,得到的就会越多,在群体里处于最弱势的人会成为群体中获取资源最多的人。这个双鱼座效应最初是从研究喜欢装可怜,装无辜的,喜欢卖惨的双鱼座身上研究得到的。 在现代社会人们追求成功比拼的首先已经不再是道德和能力,而是在比拼谁的底线更低一点。羞耻感是人类的本性,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本性是非常难改变的,所以想要克服羞耻感,改变你的本性,真正需要的不是听和看,而是做,是用一系列的训练来改变和强化。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心理学专家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刻意练习。这套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专家级的水准是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慢慢训练出来。刻意练习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呢?心理学家把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分成了相互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第一个区域叫舒适区,这里面是人类已经掌握了的知识和技能,而最外面的一个区域叫恐慌区,是人类目前完全无法学会的知识和技能,两者之间还有个区域叫学习区,这个区域指的是人类还没有掌握,但是却是能学会的知识和技能。刻意练习不是让你去重复舒适区的内容,也不是让你去挑战恐慌区的内容,而是让你在学习区中不断学习,一步步的去掌握学习的内容,并且将学习的内容逐渐向恐慌区拓展,而应对羞耻感的训练也是有一定步骤的,我们把这个叫做羞耻训练,通过一系列的主动性行为去挑战内在的羞耻底线: 比如我们可以去外面的市场上面买东西,并且和商贩讨价还价,讨价还价的过程必须要超过5分钟,如果不到就到下一家商贩继续,直到可以自如的讨价还价,毫无心理负担就过关了。 或者打一辆滴滴或者出租车,上车后主动开始和司机聊天,一直聊到目的地为止,这个阶段必须要挑战5次以上,尝试遇到各种不同类型和脾气的人,过程中如果有聊不下去的状况从头再来。 再有进阶式的训练就是主动搭讪一个你有好感的男人(有好感很重要),并且要到他的联系方式,重复三次,确定自己可以毫无尴尬的就可以终止了,只要有尴尬会脸红就从头再来。这些方式我们需要勤加联系,只有突破了心中的舒适圈才能让我们更快的成长。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遇到心动的人而不敢主动出击的原因,所以如果像类似搭讪这样主动出击的行为对现在的你来说是一个高峰的话,那你一定要征服。这是因为你至少可以确保自己不会错过自己现在想要的感情,我们错过的幸福远远要比我们得到的更多。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