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是孩子成长结果的最大决定因素

2019-03-23 11:01:35 松果小编
最近平台上有不少的家长来咨询关于孩子的问题。而马上要面临的高考中考也让不少孩子处于一个特殊的情绪心理状态,这也引发了部分家长的心理焦虑。 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学习能力下降,喜欢电子产品,不愿与人交流,被动、消极、易怒、敏感、冲动、孤僻,情绪处理能力差,和同学之间的社交能力弱,对学习没有兴趣,甚至逃避,和家长的关系越来越疏远,越来越对抗。 孩子出现问题,家长自然会着急,自然会想着和孩子沟通,想着让孩子赶紧的从问题区走出来。可是不少的家长觉得和孩子无话可说,觉得孩子常常不愿意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告诉自己。久而久之,交流变成了争吵,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加深。冷漠、对抗变成了两代人之间的一个互动常态。 孩子从出生到慢慢长大,每一个过程,每一个年龄段都会有不同的心理需求,面对孩子的这些需求,家长的应对方式,家长的思维模式,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影响,在孩子成长的最初,他是去模仿家长以完成学习的。 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一不小心撞到了桌子角上,家长责怪桌子角不该碰自己的孩子,并且打桌子角。孩子就会形成最初的一个外归因的模仿。 一个女孩子从小到大洗完澡后裸露着全身在家里走来走去,这个时候如果她的异性家长也在家里,同时,没有去制止孩子的行为,那么,孩子也会形成一个观念,那就是,可以在异性面前裸露自己的身体,认为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那么未来进入成年人的社会,她可能就不会很好的保护自己的隐私。 一个小孩子抓了一只蚂蚁,兴奋的跑到妈妈面前给妈妈看,这个时候妈妈不管是说这只蚂蚁是可爱的好玩的,还是说这个蚂蚁可能会咬人,妈妈都是在关注到这个孩子,关注到孩子关注的。可是如果妈妈说看你把手弄得多脏呀,还不赶紧去洗手!瞧瞧你的身上到处都是灰尘……这个时候妈妈没有看到孩子所关注的孩子,感受到的是孤独,不被理解。 一个孩子从懂事起就总是听到妈妈说,你是个笨蛋,你什么都做不好,你总是把事情给弄糟。那么这个孩子体会到的就是自卑,同时也会把妈妈的这份观点内化到自己的内心里,认为自己是一个笨蛋,认为自己做什么都做不好,这份信念就深深的根植在了孩子的内心里,这样的一个孩子,当他长大后,我们如何期望他们能够很好的发展出他们自己想要的人生。当然在接受这份观念的同时,孩子内心里也会有委屈,也会有愤怒,他们也会尝试和父母对抗。这个对抗的结果也各不相同,有的,被父母镇压;有的,叛逆成功。被镇压的除了有这份深深的自卑感,同时他还会有一份对权威的畏惧,当他来到成年人的社会,当他遇到了不公平事件,他敢不敢去和权威抗争呢?基于他童年的经验,他基本上是不敢的,因为过去的经验里有一份抗争后的负性情绪体验。 叛逆成功的,他会和父母对着干,在这个对着干的过程中,他又会形成不同的经验体系,而这些经验体系也将影响着他未来的人生发展。 一个孩子的思想和行为一定是由他成长中出现的种种事情形成的经验,以及他所学到的思维模式决定的。那么,也就是说孩子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一定和家长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甚至可以说家长的思想言谈行为,情绪表现模式塑造了孩子今天的状态。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想要孩子有所不同,家长就必须先使自己在思想言行行为和情绪表现方面有所不同。也就是说要想孩子改变家长必须先做出一些改变。 有许多的家长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同时内心里有愧疚,也承认自己做错了,也说自己需要改变。 有很多的家长有强烈的愧疚情绪觉着对不起孩子,内心痛苦。这份愧疚,能够帮助我们看到自己之前行为的不恰当,能够促使我们去做一些改变,然而强烈的愧疚感并不能使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好,有时候反而使我们沉寂在痛苦里。所以我们可以放下愧疚,同时继续寻求更好更恰当的行为改变,从而促使事情朝着一个我们想要的方向发展。 另外,这个改变不是说说就可以的,家长需要把这个改变做出来,只有家长做出了改变,孩子才能够体会到、感受到。当孩子体会到感受到家长的变化的时候,孩子的变化也就慢慢的开始了。 当然,这个改变不是简单的面部表情的改变,说话语言的改变,行为的改变而更多的是内在的一份改变。当我们的内在变了的时候,我们的言行举止会自然地流淌出来一份爱,而不是为了改变而变的举止行为。这份爱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所有的亲子关系的改善,必先来自于家长的改变。 办法一定是有的,关键是我们肯不肯去找,肯不肯去做。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