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说孩子的时候点到为止
2019-02-28 10:46:30
松果小编
一个从小就非常听话,成绩名列前茅的男孩,纵然高考在即别人都忙的晕头转向的时候他却沉溺于网络的男孩儿,依然轻松的考入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985大学,成了方圆十里的天才少年。就是这样一个一直以来让父母引以为傲的孩子却在面临择业的时候因为性格的原因而觉得困难重重,索性就退避三舍,整日宅在家里。已过而立之年的他不工作,拒绝与父母沟通,不跟朋友交际,不谈恋爱,不愿结婚,甚至与群猫为伴,成了一个典型的猫奴。无可奈何的父母只好将苦口婆心的劝说,化作情意绵绵,长篇大论的信件用电子邮件的方式传达给他,大抵是作为父母我们别无所求,只希望唯一的儿子去交社保,去交医保,去交朋友,去结婚,让生命有个延续,父母已经垂垂老矣,唯愿儿子能像个正常人一样活下去,但儿子毫无回应。可儿子却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做派。他轻描淡写的诉说着自己对目前的状态很满意,不工作是因为这些工作都不适合自己的个性,但是有家教的收入也可以生活,不恋爱是因为没有遇到真爱不想凑合,不跟父母沟通是因为不想靠他们太近,不想被他们同化了,更不想过他们那样的人生,这是一种本能的恐惧,而养猫则是觉得猫爱我。他认为自己既没触犯法律,也没妨碍别人,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自得其乐又有什么错呢?为什么父母就不能尊重自己呢?为什么父母就不能理解自己呢?父母做了这么多还不如什么都不做。听着这些让人心酸的话语我百感交集。在这场亲子关系的博弈中我们怎么才能做到彼此尊重,相互理解呢?其实结婚生孩子这个非常私人的选择我们除了接纳,尊重,别无选择,之所以父母不接受孩子现状是基于不能接受他们的那种心里落差。因为一向让他们引以为傲的儿子在如今却不如一个没有读书的孩子,父母期待着孩子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成长,可恰恰相反,那怎么办?还是接纳,尊重,理解,前提是孩子你不能当爱他人,不能危害社会,如果父母不肯,非要强加在孩子的身上,那除了无用就是破坏彼此的关系,而对于成为猫奴的人来说,他这种精神上的愉悦已经超越了现实生活里带给我们的烦恼。作为一个从小就有着比别人更高天分的孩子来说,他的内心世界无疑是孤独的,他觉得没有人能理解我,能跟我对上话的女孩子也不多,有一话耳熟能详,叫天才都是孤独的,所以当他跟猫抱着亲热,满床打滚的时候他会认为猫是爱我的。那家长会疑惑不解,就是那个听话的孩子,上进的孩子到哪里去了?其实很简单,就是这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可能因为他的天资比较适应于读书,所以对他来讲有一段相对来讲比较顺利的路,他会形成一种路径依赖,即使很多会读书的人以为手拿一本书既可以行走在校园里,又可以行走在社会当中,不是。会读书的孩子慢慢地不能适应的时候他其实开始寻找各种理由回避压力,来为自己维持形象的时候他已经是停止成长,寻找合理的理由,这其实是一种自我谅解后的回避。就像有一句话说在合适的时候做合适的事情,道理就是在提醒我们奋斗之后失败的人流下的眼泪,但是没有人会对一个宅在家里失败的人流下眼泪,这实打实的话真的要引发我们的思考。再有为什么会对活成父母那样而恐惧到极致呢?他们是谁,又活成哪样了呀?我们很多父母变得很乏味,他们有选择吗?很多时候他们为了要撑起一个家而得不选择进入某种现实。难道父母他们真的是要把你变成那样的人吗?我看未必!只不过是他们注意到了一个现实,就是以你的条件你对活成现在的这个样子未必真的开心。同样作为父母的我们总觉得自己很自觉,我们尽心尽力的帮助孩子,可却吃力不讨好,究竟错在哪里呢?错就错在我们没有边界,我们越用力的时候孩子越感觉浑身乏力。那怎么办?劝说孩子的时候我们就要点到为止,花力气不如用方法。对于男孩子看懂自己的这一份独立,重新规划生活,那权利还在你的手里,但切记麻烦,也就是家庭还在你的背后。未来的路还很长,孩子已经长大,父母渐渐老去,我们能不能推陈出新,改变跟孩子相处的方式,不要把孩子当作孩子,去依赖他,欣赏他,需要他,那他一定会成长的。其实在亲子关系中我们很多父母无法做到真正的为而治,做不到不起操心儿女的前程,无为不适用于家庭,无为同样不适用于工作和感情,因为无为也许会无果。在未来的日子里祝福聪明的你去积极面对生活,工作和感情,如此一定能体会到努力和改变的力量,将收获美好的人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