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精神(心理)精神分析理论---探讨电影“派特幸福剧本”(三)

2019-02-08 16:27:09 松果小编
(三)治疗程序 1.Kohut认为,当人们既能独立又能依附他人,既能对自己满意又能将他人理想化时,就是最健康、最良好的状态,由于成熟的成人都能发展出一种以自由自在感、自我充实感与自卑感为基础的基本安全感,所以他们既不必毫无选择地去依赖他人,也不必害怕亲密关系。(这也正是剧中派特与蒂芬妮两人均依附在原生家庭中居住,并透过家人间相互支持能继续维持充实感及安全支持的需求最大动力。)(P.94) 2.朝向短期、有明确实现的心理动力治疗发展(P.94~P.95) 许多心理分析导向的治疗者均秉持创意,努力将其治疗法修改为既能符合当 前的挑战,又能保有原本心理分析对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度探索。这些治疗者 支持采用短期治疗的运动,但需以符合当事人需求来考量,而非是由医疗保 险管理制度所做的不当限制。 Prochaska和Norcross相信,所有这类的治疗模式均有下列共同特征: (1)在有明确实现的架构下进行治疗。 (2)在初次晤谈中,即能明确选定一人际困扰作为治疗目标。 (3)采用较传统心理分析取向更为主动的立场。 (4)建立强有力的工作同盟。 (5)在治疗关系的相对早期,即运用诠释技巧。 3.短期心理动力治疗(BPT)(P.95) BPT所采用的最主要心理动力取向治疗概念有:性心理发展、社会心理发展与客体关系发展阶段等,对个人的持续性影响概念;潜意识历程与抗拒的存在;诠释的作用;工作同盟的重要性;以及当事人过去未来能解决的情绪困扰,会在他与治疗者的关系中重演等。 大多数此种有明确实现的治疗模式,都会要求治疗者采取主动与指导的角色,以快速形成一个治疗焦点,如此才能穿透当事人问题与症状的表相,处理到其潜藏的课题。此一目标的达成,需要运用当事人/治疗者的关系,以作为了解当事人在生活中是如何与人互动的途径。 短期动力取向心理治疗较强调当事人在处理其真实生活问题所能运用的自 我功能与资源所在。BPT是开启改变历程的一个机会,它会在治疗结束后持 续很长一段继续改变的时间,在短期心理治疗结束时,当事人都已获得许多 与人互动的人际技巧,因此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继续运用这些有功能的行 为。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