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是彼此的镜子

2019-01-06 20:30:29 松果小编
夫妻是彼此的镜子 有一次,在咨询室听到一对夫妻争吵。 妻子:我为这个家,为了孩子付出了如此之多,难道你的眼中对我的辛苦一点点都看不到吗?为何总是逃避我们这个家?! 丈夫:是我想要逃避吗?!还不是你经常要和我吵架,把我逼的?!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他们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双方都一直陷在自己的思维圈中走不出来,妻子一直在责怪丈夫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却没有看到丈夫反映出来的希望被理解与包容的需求,丈夫则责怪妻子是她把自己逼成了现在这样,没能体谅妻子对家庭的付出与不易。 人往往用放大镜来看自己的优点与对方的缺点,却用显微镜来看对方的优点与自己的不足。 心理学上有个自我价值保护原则,是指人为了保护自我价值,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倾向。人通常只接纳那些喜欢自己、支撑自己的人,而排斥否定自己的人。 自我价值保护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价。自我价值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的心理倾向,其目的是防止自我价值受到贬低和否定。由于自我价值是通过他人的评价而确立的,个人对他人的评价极其敏感。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而对否定自我价值的他人则予以疏离,与这种人交往时,可能激活个体的自我价值保护动机。 与之对应的还有一种解释是归因偏差,观察者与行为者的观音偏差是指常见于行为实施者与观察者之间的一种归因偏差,即对于同一行为,实施行为的人与旁观者所作的归因是不同的、有分歧的。研究表明,实施行为的人往往强调情境的作用,对自己的行为多强调外部原因,作外归因。而旁观者常常强调并高估实施行为的人自身的、内在的因素。如妻子认为丈夫不打扫卫生是其生性懒惰,而丈夫则认为是自己今天工作实在太累了需要休息。 将形成这种偏差主要是双方所站的角度和出发点不同。旁观者往往站在一个理想的角度,从常规的逻辑出发。如认为人就要说到做到,值日表就应该如期履行,朋友就应该互相帮助等,一旦发现不合常规,就归因于行为实施者的个人因素。而实施行为的人则更多地是从具体情况出发,强调实际行为的特殊情境。 归因偏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们需要努力减少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试着用显微镜去看自己的优点,对方的缺点,用放大镜来看自己的缺点与对方的优点,这样,夫妻生活便可以多一些润滑,少一些摩擦,多一些温馨,少一些争执。 对方便是你的镜子,多反思自己,少指责他人。先改变自己,再要求改变别人。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