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位人生的之要不要原谅做错事的人(一)

2018-12-30 22:18:33 松果小编
《见字如面》第三季第一期中的第二封信,是一位日本军人大岛中典的忏悔信。起先大岛中典在心中描述了侵华战争时他在战争中的 “表现”,在当时的日本军方来看这是一件很常见或者是一个毫无感情的命令,并没有道德没有对错,因为军人的天职就是遵守命令。但是对于受害的我们来说,这样一个个的命令却是使万千中华人民难以忍受的痛苦。回望历史的时候,我们不禁的会回想:为什么日本军人会这么残忍?由此让我们牵扯到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心理学中的从众了。从众这一话题隶属于心理学分支中的社会心理学的内容。直到现在都是社会心理学中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为什么在这里会提到从众呢?我们都知道军队是一个相对封闭和单一的环境,并且有固定的人数。当这个集体或者是大多数的人都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就算有极个别的人不愿意去做或者是不想去做,这些少数的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公开的表达出自己相反的想法,为了保持团体的一致或者或得身边人的认同都会保持与他们一样的行为。这就是我们所谓的 “从众”了,表面上与大多数人保持着一致的行为。从众也有 “轻重缓急”之分,比如有些人会在表面上赞同或者是做出与团体一样的行为,但是他的心里并不是真正的认同,这是“假从众”,我们的间谍为了 在一个危险的环境下生存,很多时候都要表现出“假从众”,为了取得情报不得不赞同或者是做出一些行为,让敌方信任自己。假从众就是传说中的心口不一,那么知行合一就是真从众,说的和想的都是一样的。那么像大岛中典这样的人到底是真从众还是假从众呢 ?这一点我们无法探究,因为集体的力量下,都会带来一种影响,叫做“社会极化”。 社会极化是指在群体中权利高度集中的情况下,人们没有了个体的想法,只会遵照集体的要求行事,并不会考虑这件事情的对错。我们生活中社会极化的现象并不少见,最明显的就是恐怖组织的暴乱、传销洗脑等等。我们如何避免 ‘社会极化’对我们的影响呢?首先尝试着检验听到的评价,要知道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在所有的人都在告诉你这件事很好或者是只有一个评价的时候,需要我们多问自己一个问题:真的是这样吗?其次,坚持自己的想法,如果我们的想法并没有违反法律和道德的底线,而大多数人告诉你的观点却是违反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线的时候,请坚持自己的想法!最后,学会批判的看待生活中所遇到的事情,每一件事都有积极的一面有消极的一面。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