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倾听,改变生活

2018-10-24 07:07:47 松果小编
刚开始学心理咨询的时候,看到书上“倾听”二字,感觉这是个最简单的技术了,听嘛,有耳朵就能办到的事儿,谁还不会呢?后来才发现倾听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周日的成长课,一整天都在练习倾听,其中有些同学的分享还是挺让我触动的。 我们三人一组,分饰咨询师,来访者和观察员的角色。其中一位同学在做观察员的时候,他说,他因为没有全心的投入,好多地方都没有弄明白来访者在说什么。当换他做咨询师的时候,他就尽量让自己全身心的投入,非常认真的在听来访者诉说。一轮练习结束后,那位同学说:“我发现听真不是件容易事呀!我感觉我听到他讲愤怒的事情时,我的脑袋都是涨的,要炸了一样。” 是的,我们常常是在用耳朵听,却不是在用心听,当你用心听的时候,感觉就变得不一样了。所谓的感同身受,感同与身受是一起的,感同是指我们的意识层面的认同,而身受则是躯体方面的回应。如果你不是用心去听,仅仅用耳朵听,绝对不会有身受的体会,甚至有时候我们连耳朵都不想好好的用。 比如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情况,一家人里,最爱说话的通常有这么几个人,孩子,妈妈,妻子。 小孩子常常围着妈妈,不停的说,各种问题,似乎脑子里装着一本《十万个为什么》,简直就有点要命的感觉。 而妈妈更是甚之,天冷了,唠叨着要穿秋裤,一遍一遍的说,天热了,不让喝冷饮吃冰镇西瓜,见一次说一次,从不会落下一回。 妻子也是可怕的,一回家就开始叨叨,除了吃饭嘴就没见停过。 这样的情况我想大家可能都见过,或者接触过。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他们会不停的说呢? 现在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你在家里,你是如何回应你的孩子的提问,你是如何对待你妈妈的唠叨,你是如何应付你妻子的喋喋不休的呢? 嗯,如果仔细的回忆一下,似乎也可以找到一些答案。是的,因为他们没有得到回应,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所以他们会一直不停的诉说。 昨天回家,在电梯口等电梯,一个妈妈带着个大约五岁左右的孩子,妈妈低着头看手机,有一搭没一搭的应着孩子的问话,孩子就一遍一遍的问着妈妈问题,后来妈妈实在是不走心,孩子索性也不理了,反倒是往我身边蹭来,手里拿着一张照片,嘴上念叨着“我的照片……照片……幼儿园的照片……”我当时看了看那个专心玩手机的妈妈,又看了看百无聊赖的孩子,心里酸酸的。 你说这个妈妈听孩子说话了吗?听了,用耳朵听了,但是耳朵也没有好好用,大有一种左耳进右耳出的感觉,这样的听,有什么意义呢?连孩子都明白,我妈妈根本就没听我说话,干脆自己说着玩,不理她吧! 这可能就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听法。 当然了,我感觉如果想要学会真正的倾听,不仅仅要用心,用耳,还要用眼,用整个身体。 另一个组的同学分享的体会解释了这一观点。做为观察员的同学说:我们组内有一个同学做来访者的时候,当咨询师回应他时,他总是说:不对,你说的这点不太对。需要咨询师再说一遍。可是有时候别人说的几乎就是重复他的话,甚至一个字都没有改变,他也说:不对,你说的这个不对。后来这个来访者就反思,他好像总有种感觉,那个咨询师没有真的听懂他说的话,所以他总能找到不对的地方。然后他又联想到自己和儿子的相处模式,他儿子总是问个不停,他感觉已经明明回答了,为什么还一直问。对,为什么呢?他在那个当下和他的儿子表现出了一致的行为,咨询师已经明白的回应他了,为什么他还是感觉不够呢?缺的那一部分,究竟是什么?最后还是这个同学自己找到了答案,是态度,是一种真诚的态度,每次儿子和他说话,问问题,他总是一边干着别的活儿,一边回应,即使回答了问题,但是他的态度或者说他的心并没有全部放在儿子这里,所以对于他儿子来说,这是远远不能满足其需求的。 那如果让我们找出态度的外在表现方式,我想最能表现他的就是我们的眼神,你在倾听的过程中,你的眼神在哪里,你的眼神里是否表达了足够的真诚。 所以我说,当我们要听的时候,不仅仅要用心,用耳,还有要眼,甚至你的整个身体。 而在听的过程中,有两个地方,我们是要关闭的,一个是大脑,另一个是嘴巴。 闭上嘴,尽量不要打扰到诉说者,专注而认真的听他诉说,这个大家都还好理解,可是为什么要关闭大脑呢? 关闭大脑的意思就是让我们尽量不要做思考,无论诉说者说什么,我们不去做评判。在这一点上,我自己深有体会,第一次接个案的时候,尤其紧张,一开始,当来访者说话的时候,我就会在脑袋里拼了命的分析解读,这是什么意思,这个能说明什么,我要不要接话,我是不是该提问了……然后忽然我发生,我自己慢慢的在远离,离来访者越来越远,来访者的话语声越来越低,到后来我甚至不能够听清楚他在说些什么,这是很可怕的。我立刻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于是,我慢慢让自己回来,把所有念头统统放下,不去管今天的咨询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也不去管我能否帮助到来访者,就只想着我要用心听他说话,至少我要知道他都说了些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然后我就专注于倾听,当自己放空的时候,我发现我可以听懂来访者了。 这是我之前一直很担心的事情,我一直以为自己是一个不善于倾听的人,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不能去认真的听别人说话,有时候感觉他说了前半句,我已猜到后半句,就不想他再废话;有时候别人刚一说话,我感觉没有必然听,就直接喊停;有时候则是别人一开口,说什么事,我都会把这事联想到自己身上,总想插话说自己的事,总之,在学习心理咨询之初,我对于自己的倾听能力表示过深深的怀疑。但是现在,我发现倾听也没有那么难,关键就是用三闭二:用耳用眼用心,闭嘴闭脑。 当你掌握了这个关键方法后,你会发现倾听不仅是件容易事儿,而且还是件神奇的事儿。 那天老师让用一句话总结课程体验,我说:倾听是一种温暖的力量。这就是我对倾听的最深刻感受。这个力量有时候是倾听者的,而更多的时候是给予了诉说者。起初接个案咨询,因为自己的理论基础还很弱,常常在咨询过程中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只能用倾听这一招,但是就仅仅是听,得到的结果却令人惊喜,来访者竟然说,和你这么一说,我感觉好多了。经过几次倾听,来访者的焦虑症状消失了。我做了什么?当我在做案例回顾和反思的时候,久久,我自己都沉浸在迷茫之中。后来我才明白,倾听的力量是远远超乎我们想象的,而最最重要的是,我们很多的心理问题之所以成为心理问题,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真正的倾听我们内心世界的人太少了,我们的很多心事儿无处诉说,或者说而无用。 以上是我对倾听的一点体会,无论你是心理咨询师,还是平常人,我想学会倾听都将会让你的生活发生巨大的改变,尝试一下吧,用心倾听,改变自己,改变生活!
文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