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先给大家分享一则新闻 安徽女子因为和男子出门吃饭,被家暴致死,在新闻中我们大概可以了解这位女子的丈夫是一位非常多疑且暴躁的男性,在他们一起生活的多年期间,女子也多次遭遇了严重的家暴,在想要结束这段婚姻时,皆因男方威胁她会杀死她所有家人而不了了之。 近年来,关于家庭暴力事件的报道越来越多,当下的人们也变得更加勇敢,一部分女性已经跳出三从四德,嫁鸡随鸡的传统思维,在遭遇暴力时敢于发声亦敢于反抗,但是还有更多的女性仍在苦苦忍耐,感怀命运多舛。 但是遭遇家暴真的只能用命不好或者运气不好来解释吗? 答案是否定的。接下来我会将归纳出3种家庭暴力心理机制分享给大家,并逐一分析,但是家庭暴力是一个庞杂而困难的研究课题,与我们的社会形态,法律规定都息息相关,如有列举不充分的地方,也希望大家在后台留言给我,以便我之后对于文章的完善和补充。 家庭暴力出现的原因及产生的心理机制分析 1.一方或双方认为暴力行为是正常的 不知道你们可否遇到或是听说过这样的场景,大街上看到一对夫妻在争吵,之后丈夫便对妻子大打出手,然后旁人看不下去前去阻止,非常奇怪的是,妻子非但不感激来帮忙的围观者,反而马上和丈夫站在同一阵营开始一起攻击他人“多管闲事”,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双方都认可婚恋关系中用暴力行为解决问题是合理的例子,而这样的家庭模式也往往有一个男权式原生家庭作为铺垫,男性是绝对主导的,而女性不被尊重,必须容忍是正常的。 “我的老婆属于私人财产我可以随便管教”,以及“我是女性所以我必须忍让他的坏脾气和某些暴力行为”等都是会导致家庭暴力产生的心理根源,一旦有了这样的认知,在他们的观念中,暴力行为将被合理化,而一旦合理化,便不会有内疚和道德等自我约束。 我们可以发现生活中低自尊感的女性更容易遇到家暴的男性,什么叫做低自尊感,将会在下一篇推文里详细解答,大体上来说就是认为自己很难被爱,常常怀疑自我价值,即便成功也会有很强的自卑感,都是低自尊感的表现,这种低自尊感常常是由苛刻寡言,不会鼓励,长期喜欢打压孩子的原生家庭环境造就。为什么低自尊感的女性容易遭受家庭暴力呢,因为一旦开始怀疑自我价值,被爱这件事就变得非常奢侈,获得被爱感受之后就会特别担心失去,因为担心失去,就会失去底线,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女性对于伴侣的非正常行为十分包容感,即便被打,被出轨,被伤害,还是无法从一段关系中出离,因为低自尊感会极度担心失去,认为失去现有生活的成本高于一切,担心自己无法应对一个人的生活,所以宁愿忍受不好的旧生活,也没有勇气开始一段新的好生活。 更因为有暴力倾向的男性,大多非常会为女性提供情绪价值,比如在暴力之后,可以放下尊严跪地认错,表达“我是因为爱你才会打你”,“因为太害怕失去你才会控制不了自己”,“如果离开你我就只能去死了”之类的言论,即便不善表达,也会出现酗酒,自残,表达极度悔恨,极度害怕失去的行为,这些都是高情绪价值,会让女性有自己被需要,被爱,自己是最与众不同的,自己的感情也是与众不同的错觉,而低自尊感的女性往往容易被这种语言打动,产生“也许他就是世界上最爱我的人”的想法,进而用爱将暴力行为合理化。正因为这类男性有提供高情绪价值的能力,他们才有了获得伴侣的可能性,否则没有女性会接受一段充斥着暴力与不安的情感,就像男人会去分辨一个女人的好坏一样,女性同样需要擦亮眼睛远离这个类型的男性。 解决此类家庭暴力的根本方法是改变认知,我们所有的行为根源都来源于认知,改善认知体系,也才能从根源上改变行为。女性是因为低自尊感造成的无法摆脱暴力婚姻,最直接的解决方式就是自我重塑,认可自己可以被爱,认可自己可以获得更好的生活,看到他人给自己造就的问题,不要一味自责,重建信心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事情,要摆脱长久以来的低自尊感需要耐心和专业的指导,以及坚定的决心,之后我也会针对这个问题详细写文章来讲述,但是在此之前,一定要坚信,自己可以改变可以选择,现在没有改变只是因为没有找对方法。接下来就是,一定明确一点,一切以爱的名义让你觉得不适和不被尊重的行为,都不是爱,“因为爱你所以伤害你”这个理论绝对不成立。2.原生态家庭的暴力影响,以及幼年期遭受的暴力行为的后遗症。 很多男性有暴力行为也不是自己愿意,在看到原生家庭的暴力行为时也会非常厌恶,渴望保护父母中弱势的一方(施暴者并不一定是男性,同样有母亲向父亲施暴的例子),内心也会下定决心,在自己组建家庭后绝对不可以对自己的另一半和孩子有暴力行为,然而往往事与愿违,这里面是有一个心理机制的,“只有重现当时受到伤害的情景,然后不断重复它,我才可能战胜它”,不断重复,不断战胜,这也是为什么原生态家庭的感情模式,无论好坏都有很大概率出现在再生家庭的原因。 那么原生态家庭给人造成的不良影响真的就没有办法了吗?并不是,在知道这种想法产生的原因之后,我们便可以有意识的控制和训练,心理学上常说,知道了问题的根源,其实问题就解决了一半,在情绪失控时,需要及时叫停,反复询问自己“真的是她让我这么难过吗?这种被抛弃的感觉真的来源于她吗?这种被欺辱的痛苦感是她造成的吗?”自我拷问之后给自己缓冲,以避免情绪失控,也是很好回避本身暴力倾向的原因。 原生家庭造就的暴力倾向往往是激情的,并伴有悔恨的,一旦幼年时自己软弱无力的情景重现,就需要有意识的控制,因为没有什么比成为自己最讨厌的人更痛苦的事情了,也只有摆脱了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我们才可能获得自我救赎与平静,也才可能拥有更好的家庭生活。 面对这样的伴侣,女性需要做的是在正面冲突爆发时一定冷静,不要因为口舌之快而使矛盾激化,将话题转向“我知道你的父亲/母亲是这样对待你的,我非常心疼,我们可不可以坐下来冷静解决问题,而不是因为情绪而相互伤害”,切记不可以讥讽对方的痛楚,类似于“你就和你爸爸/妈妈一个德行”这样语言出现。如果有能力,我们可以帮助伴侣完善自我,如果没有能力也可以求助心理咨询机构,但是所有解决问题的前提都是,得先保护好自己,不要因为不当的处理方式而使自己遭受到更大的伤害。 3.过早的不良的情感体验 虽然目前的社会环境对于性的宽容度已经非常之高,但是我仍然不赞成青少年过早的发生性关系,性关系是亲密关系建立的雏形,在情感还没有成熟之前,大多数的恋情都伴随着极大的不稳定性,而感情不稳定也就意味着亲密关系将一次次被伤害,在被伤害的过程中,对感情的怀疑,对女性或男性的质疑感会极速上升。 青少年时期遭遇过感情背叛或者有过放荡不羁的感情经历,男性多会产生“女性是容易被得到以及被容易被引诱的”,而女性多会产生“男性是不可靠并且善变的”这样的想法,产生这样的想法之后,再面对之后遇到的想要珍视的伴侣反而会更加手足无措,患得患失。 而婚恋关系中很多的暴力冲突都是由于无法信任对方而造成的,像本文最初提到的案例便是如此,我们生活中可能会遇到这样的人,无论伴侣为他放弃了多少个人空间以及人际交往,都无法使他安心,对方必须时刻处于自己的视线之中才会稍微好转,一旦伴侣和他人接触,或者离开视线,就会产生强烈的分离恐惧,即便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也会产生极大的不安感和焦虑感,这种焦虑和不安便是引发暴力行为的诱因。 面对这样的伴侣是非常容易引起双方激烈冲突的,因为被怀疑被误解,不被信任也是容易引起激烈情绪反应的感受,并且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都体验过这样情绪,一旦双方都激烈起来,有不安感的一方会认为自己将会失去亲密关系的猜想果然成真,只有采取非常行动才可避免对方离开自己,那么场面失控也就在所难免了。 没有安全感的伴侣,会反复验证自己的错误答案,比如“他不爱我”,“他会背叛我”,如果验证并不是这样,会选择继续验证,很多感情在验证中消磨殆尽,则会加深“我果然会被抛弃”的猜想,在下一次的亲密关系建立中会更加难以自控希望反复验证,以获取安全感。所以一旦确定自己是这样的类型,必须及时调整控制,因为很少有人可以抵抗不断被怀疑被管制的压力。希望一段感情往好的方向发展必须有两个人共同的努力,会有不完美的恋人,也存在有问题的恋人,如果自己是不安的一方,面对自己的伴侣最应该做的是直接表达,而不是反复考验,直接表达自己需要更多关注的需求,两个人沟通好以后,可以设置建立信任感的时间段,比如半年,一年,以自己和对方可接受的范畴为标准,在这个期间需要伴侣耐心的陪伴,关怀和高关注度,来建立自己缺失的安全感,而自己也需要明确,我没有安全感并不是对方做错了什么,他也并不亏欠我,而他帮助我的过程也是艰难的,需要放弃自我很多空间和乐趣,那么我需要加倍的补偿他,以感谢他为我带来的成长,在这个过程里,我也需要自控,不可以用本能的不安去伤害一个正在帮助我的人。明确这两点之后,还需要明确暴力行为是不可以发生的底线原则,一旦发生,亲密关系将被终止。 这个过程需要伴侣极强的情绪承受能力,最好有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也需要伴侣明确不可以被暴力对待的底线,底线一旦被突破,那么后续所有的行为都将失去意义。 在这里我们把分离焦虑单独拿出来做一个简单的讲解,分离焦虑就典型的矛盾依恋型人格的表现,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在此我们简单举一个例子,幼年时期我们建立的第一段亲密关系多是与自己的母亲,在母亲出门时,热烈拥抱孩子,告诉孩子晚饭时间回家,并且告别,孩子在家愉快的等待母亲,终于在晚饭后很久等到了回家的妈妈,经历过漫长等待的孩子急切的上前希望得到母亲的拥抱,母亲却因为工作不顺利呵斥小孩走开,并认为他很让人讨厌,这就是一段幼年时期情感受到伤害的经历,如果这样的经历被反复体验,就会形成焦虑型依恋人格。 孩子并没有做错什么,母亲也还是那个母亲,那么是什么让母亲来伤害了自己呢,孩子心中给出的答案是:分离。母亲走出家门离开了我,再回来时我什么也没做错,但是她却不爱我了,天啊,分离实在太可怕了,如果没有和妈妈分开,她就会一直爱我。这样的答案就是分离焦虑的雏形,当然造成分离焦虑的原因并不一定是母亲,不安定的生活环境,父亲冷漠的情感表达都可能会造成分离焦虑。 所有人都会有分离焦虑,只是程度不太一样,如果分离焦虑已经影响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并且自身也希望可以改变的,可以寻求咨询师为自己做脱敏治疗,以增加自己对分离的抵抗力,逐步恢复安全感。
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