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10年前的作品。 为了能通过审核,删去了一些内容。 自私与无私是传统观念的中国人在口头上用得最多的评价,利己与利他多用于书面。以下说的中国人都是指传统观念的. 自私与无私主要指人品,比如说某人很自私、很无私,但也有指行为的。 利己与利他主要指行为,比如说某种行为是利己的或者利他的,但也有指动机。不过动机不代表人品。 下文分4部分,先后分析人品评价和行为评价;自私与无私;利己与利他。最后是自私、无私和利己、利他的比较。 1 人品评价和行为评价 人品是对某人的综合主观评价,而行为评价是客观的。行为评价一般不会有错,因为它很直观,但评价人品却会看走眼。为什么呢?就因为人品评价是综合的评价,综合里包括好多方面(或者行为),包括多少方面各人不一样。评价的方面越多,看走眼的可能就越小。 其实中国人评价人常常是人(品)与行为不分,当某人有一个非常让人接受不了的行为,人家就觉得这人人品太坏;出现一个非常让人感动的行为,人家就说他人品太好。 是什么使中国人把行为评价当作人品评价呢?是以偏概全的思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维呢?答案是感情用事。为什么常常感情用事呢?答案简单地说,是难以控制感情。具体地说,是生活圈子太小,或者经历太少,或者知识太少,或者思考的太少。这4个原因就像是人格的类型,是几个方面,切不可只做“单项选择”。如果要说得再详细点,那涉及面就太广太深了,无法在这里说清楚。 2 自私与无私 自私与无私的私,好像很少人在意过它的意思。即使在意了,也简单解释成利益,如果具体的解释,以我的理解,就是经济利益,或者说是名和利,是不可分享的名利。就是因为不能分享,我有你就有不了(我要你的东西、我不给你),所以人们才说自私不好,人们都喜欢无私的人。可是无私的评价好像也反映了中国人普遍存在着道德问题。怎么说呢?无私就是一点也不计较自己的名利,别人要什么我就给什么,给多少就给多少,要我的命我也照给不误。不过大多数无私的人对送命还是要思考再三的,他是思考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能既帮了别人,自己又不至于送命。 中国人普遍觉得无私的人很伟大,这好像没什么问题。可是我有个疑惑——这个伟大的感觉很含糊,它是什么意思?是看别人这么无私,自己也要无私;还是希望社会上无私的人多一点就好了,但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否也无私。如果是前者,那么这是在当前社会中的傻瓜想法(评价一种想法必须要考虑当时的社会环境);如果是后者,那就反过来说明这想法很自私,这不明摆着希望傻子多一点嘛! 这伟大的2种意思不可能同时存在于一个人的心态,因为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否无私就谈不上自己也要无私。13亿中国人里每个人的感觉都只有其中一种意思。 为何自私的人这么多,以至于无私的人相比要显得极其珍稀?这要从自私的原因去说。自私是因为常常自我中心,与人交往或者在公共场所没有习惯地考虑别人的利益和感受。经常有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不管是有意无意,都会让人觉得行为者自私。 自私是每个人从出生就有的品质。人一出生就会大哭不止,完全不管周围的人爱不爱听;婴幼儿在成长中想要什么都得满足,否则就大哭大闹,即使父母无法满足也不行。 在成长中,自我中心的次数随着为他人考虑的次数增多而逐渐减少,直到自己内心最深处都为他人考虑。 为什么要为他人考虑呢?要么是受他人的威胁,如果不考虑他人利益,自己就有损失;要么是因为自己想得远——为他人考虑,自己以后能得到更多利益。 这种理想表面看是无私的,实际上是精神利己。因为这理想是属于自己的,无法经济利益那样转让。精神利己在后面要说到。 中国人评价人和事情都很含糊(如果力求评价的用词准确,会被说成认真,这个认真与较真同义,而较真可是不好的评价),自私与无私就是对人品与行为两者兼有的含糊评价。如果仅仅是有个自私的行为,就说这人自私,那么对这人就太不公平了。其实在理性的评价中,说某人自私是说他在一段时间里自私的行为太多大,常常不考虑别人的利益和感受。一段时间里自私或无私的行为太多,就会被理性地评价成自私或无私的人。 3 利己与利他 利己与利他则不适合评价人品,只适合评价动机和行为。利己的动机可以产生利己的行为,也同时能产生利他的行为。比如销售商品的动机,不仅自己要赚钱,也要满足顾客的需要(这就是共赢),但还是要尽可能卖个好价钱,也就是利己多一些,因为一般来说买的不如卖的精。由于动机产生行为的利己利他性总是在有了结果后才能评价,那么说利己或利他的行为,不如说利己或利他的结果。 利己的动机要产生利他的行为结果,还必须先产生利他的动机。比如要赚钱就要先想好自己用什么去满足别人的需要。这种情况,利己动机是根本动机,利他动机是间接动机。 如果利他动机是根本动机,那么就不需要通过利己的间接动机了。因为利己动机已经在自己的无意识中。是无意识中的利己动机产生了利他的根本动机。产生这种无意识利己动机的需要是精神需要,也是就是情感需要。比如爱情会使人为满足所爱的人而想尽办法(这是疯狂的爱);父母为把自己的孩子养大成才而日夜辛劳想尽办法。 这种无意识的利己动机又叫精神利己。但人们几乎都意识不到精神利己,这只是因为人们意识不到自己的情感需要。 总之,利己动机是人类的最根本动机,利他动机都是利己动机产生的。利己动机如果是无意识的,它肯定会产生使人们都觉得很伟大的利他动机。如果它是有意识的,那么产生的利他动机和行为就会使别人觉得自己被利用了。 4 自私、无私和利己、利他的比较 自私和无私不能同时评价某人某行为,要么自私,要么无私。利己和利他却可以同时存在(共赢)。自私据说虽然是人的本性,但它不能产生无私,因为两者是根本对立的,两者之间也没有中性。这也反映了中国人评价事物常常走极端。利己却可以产生利他。 自私和无私常常指人品,而情绪对人品的评价有很大影响,所以人品的评价往往很含糊,很主观。利己和利他不论指动机还是行为结果,都是客观存在的,不受情绪的影响。但是客观需要理性,不能任着自己的情绪对动机和结果视而不见。 中国人为何不能常常考虑到他人的利益和感受?因为没有意识到他人的利益和感受对自己有影响以及有什么影响。如果能意识到会损害到自己或者对自己有更多更大的好处,自然就会考虑。意识到会损害到自己通常是受到损害之后的吸取教训,意识到对自己有更多好处则是在得好处之后,而且得到好处要么是偶然发现的,要么是别人教的。 经常做生意的人会习惯地考虑顾客的利益和感受;而很少以及不从事与人交往的工作的人,就不习惯为别人考虑。 很多父母和学校的老师常常命令和强迫孩子,这就是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其实这样的父母和老师是没有习惯地考虑孩子的内心,而且他们自己小时候也是被这样命令和强迫教育的。这样的父母和老师不仅无法习惯地考虑孩子的内心,他们也不知道怎么考虑,而且他们也认为不需要考虑,他们认为他们对孩子的要求是为了孩子好,孩子应该听话。 这种情况下的“应该”就是自我中心。
自私与无私,利己与利他辨析
2018-10-16 23:00:09
松果小编
相关推荐